第五章 战略战术性混合作战(第7/8页)

为了保证部队顺利渡河,最好能事先采取措施,在精心挑选的架桥地点修筑桥头工事,如果时间仓促,也要尽力地修筑几个多面堡,掩护最后撤退的后卫部队。

以上仅是在渡河时受到敌人从后面追击的情况,如果撤退部队被前后夹击,桥上又有敌人重兵防守,要渡河就更是难上加难了。1812年,别列津纳河上的渡河行动,就是这类作战的经典范例。这一支军队的处境之艰难,是我生平未见的,这支军队脱险之巧妙,也是我从未见过的。当时,远离作战基地2000千米的法军,饥寒交迫,在别列津纳河两岸的沼泽和森林中遭敌人夹击,他们是如何安然脱险的呢?

在别列津纳河,法军以极高的代价换得了无上的荣誉。他们的英勇值得每个军人钦佩。此役,俄军的作战计划为,从摩尔达维亚、莫斯科、波罗茨克分别向别列津纳河推进,而法军则顽强地闯出一条生路。

1812年的这次战役,为这种恶劣境况提出了原则:避免拥挤;隐蔽渡河点;抢在前面阻击的敌人之前发起猛攻,使其无法与后面的追击部队联系。

撤退部队为渡河,必定会千方百计地保护桥梁,而追击的军队也一定会拼尽全力破坏桥梁。如果撤退的军队在下游渡河,那么追击方就可以利用纵火船和堵塞船进行破坏。1796年,奥军追击儒尔当时,就曾在新维德采取了这种方法,重创法军。1809年,在埃斯灵,卡尔大公毁掉多瑙河上的桥梁,使拿破仑的军队陷入危亡的境地。

有几个方法能阻止敌军破坏渡河活动,如横跨河流插一道木桩,掩护桥梁;串联几条船组成一条浮动掩护防线,拦截敌军放下的物体;准备灭火工具,对付敌人的纵火船。

军队行军宿营

本课题与本书的主题间接相关,所以我只简单地介绍下。

激烈的战争中,不论如何安排军队的宿营,都很难保证不受敌人的攻击。大城镇比较多的国家,往往比城镇稀少的国家,更方便安排宿营。城镇较多的国家,不仅军队给养比较方便,由于军队相互距离较近,还可以保持各部分相对集中。

我认为,阻止敌人突袭舍营的最好准则就是,集中舍营,营地空间长宽相等,避免延伸过远而遭敌人突入;在有江河掩护的地方建立营地,或者要有以野战工事为依托的第一线部队掩护;规定集结地点,在通往军队道路上派出固定的骑兵巡逻队;规定警报信号,防止敌人突袭。

在战争期间,无论是在行军还是在执行监视任务,或是在等待时机恢复进攻,军队都完全可能在所占领的战略位置上保持集中舍营。这就要求统帅善于计算,选择合适的位置。

军队必须占领足够广大的空间,获得充足的给养;还需要保持战斗力,便于迎击敌人可能发动的攻势。这两个要求很难同时满足。最好将全军部署在一个近似正方形的空间里,这样便于军队随时集结到敌人可能进攻的任何一点上。

登陆作战

在军事行动中,登陆作战往往很少被采用。如果面对的敌军是一支准备充分的部队,再采取登陆作战,就更加困难了。

自从发明火炮以来,海军飞速发展,装备上百门火炮的大船,威力远远胜于运输船只。现在想要登陆作战,必须有以战列舰编成的控制着制海权的强大舰队的支援,否则登陆作战任务很难完成。

为什么远古时代,登陆作战的战例多于近代呢?那是因为,那时运输船又是战斗舰,由人力操纵,较轻便,可沿着海岸行驶,运输船数量与登陆部队的数量成正比。当时,风暴是影响登陆计划执行的最主要因素。

凡是拥有强大军队的大国,都不能容忍三四万敌军登陆部队对其发动进攻,所以,现代的登陆作战只是针对次等国家执行的。拿破仑曾经想把他的16万精兵,经布洛涅运往不列颠岛登陆,但是这个计划并未实现。

当时,法国人不可能一面吸引英军的注意力,一面在拉芒什海峡集结50艘战列舰。如果集结成功且风向有利,那么实施登陆并非不可能。但是,如果遇到暴风天气,或者英国舰队返回拉芒什海峡,那么法军又将面临什么下场呢?

一支大舰队为了达到目的而进行的远航,究竟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呢?又有什么方法能使这么多船只长时间一起航行呢?在浩瀚海洋上的这些船只远航又会遇到什么危险呢?此外,还需要准备多少火炮、弹药、装备、粮食、淡水呢?

即使不超过3万人的军队要渡海远征,都十分困难,要用如此之多的兵力远距离登陆作战,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目标是个孤立的殖民地或领地。

2.目标是个次等国家,且不可能立即得到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