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德军的灾难日(第3/7页)
法军从舍曼代达姆西面的森林发动攻击,这又是曼京带来的惊人之举。攻击部队中有23个法国师和4个美国师,前面是500辆坦克,攻击自西向东,目标是重新夺取苏瓦松,把德军包围在像麻袋一样的突出部中。早晨9点半,鲁登道夫此时正乘坐列车向南赶,而法军和美军已经突破3条德军防线。美军第一师和第二师是进攻的核心力量,战斗异常激烈。一名战士写道:“机关枪四处咆哮;步枪发出处噼啪噼啪的喧嚣;手榴弹像咳嗽一样吼叫着。连和排都失去了控制,士兵们奋力拼杀,战斗非常激烈,士兵根本无法排队。每个人好像都在单打独斗,毫无规则,防线断断续续,乱糟糟缠在一起,爬过倒伏的大树,沉重地落入德国兵射击掩体坑里。到处有马克西姆重机枪坚守着阵地,但对面有无数的人正想着如何打哑它。无论是军官、军士、士兵,只要他能纠集几个人,就从左面或右面匍匐接近它,从侧翼打哑它。有些机关枪是被身穿黄褐色军服盲目狂奔的士兵打哑的,但总有几个手持上着刺刀步枪的狂热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冲入机关枪据点;此后,据点里爆发出射击声、尖叫声、痛苦声,然后机关枪寂静下来。”
最后,及时赶来的德军后备部队阻止了法军的进攻,德军用野战炮进行近距离平射,摧毁了大部分曼京的坦克。那天的战斗结束时,德军成功地在原防线之后5英里(约8公里)处修筑起一条新防线,但是,有1.5万名德国士兵被俘,损失了400门大炮。虽然德军没有让曼京进入苏瓦松,但是曼京随时可发动致命威胁。如今,德军已经没有希望占领兰斯,苏瓦松也处于危险之中,马恩河的突出部变得难以防守。鲁登道夫别无选择,只能无限期地拖延佛兰德斯攻势。
鲁登道夫派遣一个军的兵力守卫苏瓦松。那天晚些时候,他与德皇威廉见面,他对德皇说德军需要像1914年那样撤出马恩河。德军开始准备将所有部队后撤至苏瓦松以北的安全地带,大炮和军需品也要尽可能地运走,越多越好。
战场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改变。德军在3月份的时候比盟国多30万军队,但米夏埃尔攻势改变了力量对比,到7月底的时候,有100万士兵被杀、被俘、负伤,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是被训练成为突击部队的精英年轻士兵。英国和法国各损失了50万人,法国像德国一样已经没有能力补充新兵。但是,大量美国士兵抵达法国,大约每个月增加25万人参加战斗。至此,盟国比德国多出20万兵力,双方差距每天都在加大。虽然盟国有较少的步兵师,但这个统计数字的意义不大。许多德军的师都遭受重创。有100多个师被判定为不适合用于进攻了。
鲁登道夫驱使德军向南进攻马恩河所消耗的力量算是白费了。那些奋力跨越过马恩河的德军部队反被盟国军队消灭,其伤亡人数达到可怕的程度,留给他们的问题是能不能在突出部被彻底截断前逃出危险地带。一名德军士兵记录下撤退时的情景:“午夜,离开的时间到了,必须逃脱黎明前的毁灭性炮击。第六连留在后面掩护撤退。我们分组走,第一组出发了,第二组10分钟后出发,在几次步枪齐射后其余部队出发。我们离开被破坏的林中空地,爬过无数矮树丛下的炮弹坑。到处都是沙土丘,步枪插在沙土丘上,钢盔挂在枪托上。那些永远无法离开马恩河的战友被埋在沙土丘下……在部队向罗米吉尼进发的路上,我们的队伍追上了边走边发出咔嗒咔嗒声的炮兵车队,骑手在大雨中弯腰伏在马鞍上,炮手则靠在马拉的两轮车辆上。步兵三五成群地走着,看上去无精打采,他们都是各连的残部,枪吊挂在脖子上,防水油布罩在头上,防水油布被背包拱起,看上去整个队伍就像一队滑稽的骆驼……步兵长队列队行进,在灰蒙蒙的晨曦中走出森林,进入开阔田野,步履平缓……工兵在后面开始爆破。工兵很快从坡上跑下来,他们之后是步兵殿后的警卫兵……只有死去的战友留在那里。”
巨大的佛兰德斯攻势应该是德国为之努力的一切,但是此时仍未发动,很可能永远也不会发动了。鲁登道夫本人处于痛苦之中——他变得自我封闭,心烦意乱,易怒,精神徘徊于崩溃的边缘。除了军事问题,还有另一件事折磨着他,他还害怕公众了解了事实真相。现在公众每天都获得德军在战场取得胜利的消息,一旦公众了解到他失败的程度是如此之大后,不知道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战斗非常血腥,持续不断,战场异常宏大。在福煦的领导下,盟军在马恩河突出部的周围发动进攻,德军则迅速后撤,突出部的面积迅速减小。7月24日,福煦、黑格、潘兴、贝当一起开会协调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会上有不同意见,但最后达成协议。黑格将攻击亚眠的东面(莫纳什的胜利为此提供了条件),贝当从北面跨越马恩河。潘兴此前一直要求归还他为应付德军进攻而分散在各处的部队,会议决定他将发动针对凡尔登南面圣米耶勒的进攻。各方面进攻的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夺取对德军至关重要的铁路线,夺得这些铁路线将极大改善盟国军队运输部队和给养的能力。盟国此时能决定如此大规模的作战计划,这个事实说明盟国开始掌握了主动权,而鲁登道夫只能被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