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登州镇易帜(上)
山东,威海卫,登州总兵行辕
刚刚竖起反旗的登州总兵陈新,和他的老搭档刘民有,正一边抽着香烟,一边对着一张画得花花绿绿的华北平原地图,讨论着最新发生在北直隶的惊天突变。
“……后金军……居然就这样入关了?而关宁军也这么干脆地投敌了?这也太那个啥了吧?”
得知关宁军献关投降,后金军攻入永宁府的消息,刘民有不可置信地嘀咕道,“……就算大凌河之役打输了,获胜的皇太极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一年之内根本没有力量继续进攻锦州和宁远,关宁军又为什么要投降?自筹军饷自带干粮从西南千里迢迢来山海关勤王的川军都没有投降,本乡本土护卫桑梓每年拿四五百万两银子的军饷的辽西将门却投了敌?!真是奇了怪了!说好的‘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呢?”
“……没办法,那些被宠坏了的富孩子,有时候比苦命的穷孩子还要更会吃里扒外啊……宣府、大同还有内地不少卫所,已经断了几年的粮饷,都还在咬牙苦撑。而关宁军只是被朝廷减发了几个月的薪水,还是在漕运海运断绝,朝廷自身都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辽西将门就已经忍无可忍,把朝廷视为死仇了!”
陈新撇了撇嘴,摇头评论说,“……唉,那种眼高于顶、自视太高的人,通常都是很难管教,也是很容易背叛的。在他们这种被宠坏了的骄纵纨绔眼中,关宁军已经成了维系大明朝廷存在和天下安危的唯一柱石,整个世界只怕是都得随着他们转,哪怕文武百官统统停了俸禄,也不能短了他们的半丝好处!之前大凌河之战打得一败涂地,崇祯皇帝觉得是辽西将门愧对朝廷厚养,对不起每年拨给辽镇的四五百万两银子和如海一般的粮米。辽西将门却觉得是朝廷辜负了他们的‘忠心’,逼着他们送死!朝廷事后非但没有补偿,还要减发粮饷,本来就让这些自以为是的天之骄子憋了一肚子的气——他们估计还没想过打了败仗要追究责任呢!对于富裕惯了的人来说,变穷就相当于从云端掉到地上一样的疼啊!再加上战败被俘的祖大寿、吴襄等一干宿将,从建奴那边不断传信过来劝降,很可能皇太极还许下了什么天花乱坠的条件,比如打进关内分封诸侯之类……于是关宁军就献关倒戈了。”
“……关宁军的节操确实不值得信任。但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被重文轻武的朝廷给逼出来的。”
刘民有叹息道,“……我更困惑的是,大凌河之战,明军固然是大败亏输,建奴也是在荒野之中艰苦厮杀了大半年,士兵肯定都已经疲惫不堪了,粮饷物资的消耗势必也很厉害。如今才歇兵不过数月,就再次大举入关,与明廷决战,皇太极难道就不怕兵劳师疲,在北京城下重演宋太宗的高粱河之败么?”
(北宋灭北汉之后,宋太宗不顾士卒久战疲惫、粮饷不济,就继续攻打辽国幽州,结果一败涂地。)
“……唉,对于大明来说,打仗就是赔钱,但对于后金来说,打仗可是赚钱!”
陈新耸了耸肩膀,“……从去年秋天到今年春天,明军在大凌河战场上几次大败,每次都送给了建奴不少粮秣辎重。今年的辽东又是天灾肆虐,比陕北那边也好不了多少,辽河流域的大片田地都是庄稼颗粒无收。纵然皇太极想要休养生息,也种不出几斗谷子,而祖大寿和吴襄他们在大凌河率军倒戈投降之后,反而又多了几万张嘴需要皇太极来养活——如此一来,与其在辽东坐吃山空,还不如进关去抢一把呢!”
说到这里,陈新又突然想起了什么,皱眉补充道,“……另外,皇太极这一回也没有犯下急躁冒进的错误——根据最新获得的情报,要么是皇太极有意谨慎用兵,要么是八旗兵连续作战尚需休养,总之,目前八旗女真兵在破关之后并没有直扑京师,而是过了山海关没多远,走到昌黎县就停止前进了。目前正在京畿各县狂飙猛进的所谓辫子兵,似乎都是刚刚投敌的关宁铁骑,还有一些其他的投敌明军……”
“……看起来,皇太极确实是一个难缠的对手。而关宁铁骑的表现……唉,这就是为什么说叛徒比敌人更可恨了。”刘民有摇头叹了口气,“……老陈,你觉得崇祯皇帝这一回能守住北京城吗?”
“……这个……很难说,如今崇祯皇帝手里的牌还没有出尽,还有本钱跟皇太极较量一番。”
陈新迟疑了片刻,最后还是不敢确定地摇了摇头,“……历史上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进北京的时候,整个天下都对崇祯帝绝望了,任何势力都觉得应该换个人来坐天下,所以区区六万闯军东征进京的一路上是望风而降,二十多万官军只打了一仗就尽数倒戈,崇祯皇帝在北京城里居然只凑出了四千守军,外围更是没有一支忠诚的军队愿意来勤王解围,这才导致李自成轻易破城,才打了两天就逼得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而现在才刚到崇祯五年,朱由检的声望还没有被完全搞垮掉。虽然关宁军这条养不熟的狼崽子投了建奴,但还有一些地方州县是会誓死抵抗的。然后,在京畿的四周,崇祯皇帝的手里还有洪承畴的五万秦军,卢象升的三万天雄军,这两支比较有战斗力的野战兵团。再加上宣府和京师的驻防兵力,如果崇祯皇帝砸锅卖铁、孤注一掷的话,十二三万官军还是能凑出来的。实在不行的话,朝廷还可以走北运河,把朱大典手里的山东官军调回京师去,怎么样也能在北直隶平原上跟八旗兵大战一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