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今年中国盛产皇帝(八)(第2/3页)

然而,眼下中国的时局却是格外离奇,整个传统帝国结构分崩离析的程度,比之前的五代十国还要更破碎。光是具备全国性知名度的皇帝,就多达十几个。至于各式各样的草莽天子,更是多得无法统计!

如此一来,中国皇帝的入门认证水准,就等于是发生了颠覆性地暴跌,已经不再需要讲究什么血脉和门第,甚至也不再是“兵强马壮者即可为天子”,而是真正的“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了!

而根据市场供求原理,一旦皇帝多了,肯定就不值钱了。想象一下吧,当未来的某位皇帝陛下,打着全副仪仗旌旗,前呼后拥,锣鼓喧天地招摇过市之时,某个街边看热闹的放牛老倌,却不以为然地说:皇帝算个屁呀,当年俺二大爷、俺三表叔、俺表姐夫、俺风瘫的五舅姥爷、俺堂弟家的傻瓜蛋儿子,都当过皇帝!要不是那会儿俺家里已经破落了,没钱摆流水席请客,说不定俺也能过一回皇帝瘾了!

——当老百姓普遍认为皇帝也就是那么回事的时候,“皇帝”这个名词的神圣光环也就所剩无几了。

举个类似的例子,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只要你声称自己是老板或总经理,大家都会立刻肃然起敬。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么……很多不知道哪里来的阿猫阿狗,也都是货真价实的老板或总经理了。

对于一心要“学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的儒生们来说,如今这样天翻地覆的时局可真是日了狗了。

总之,在中原士人的一片思想混乱之中,传统封建帝制下的皇权神圣性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

虽然作为一名穿越者,王秋对神州大地上这场轰轰烈烈的称帝风潮,基本上是抱着一种置身事外看猴戏的态度。但他发现华盟方面对这种群魔乱舞的事态,居然不仅仅是冷眼旁观,而是主动插手进去推波助澜,有意识地推动中国进一步碎片化的时候,终于也感觉到似乎哪里有些不对了。

然后,郭政委便很坦诚地告诉他,根据华盟的最高决议,确实是准备让中国长期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顺便摧毁原本的传统封建秩序和帝王权威:让皇帝在中国变成烂白菜,也是其中一项措施。

“……之所以做出这样看起来有点残酷的决策,主要还是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的力量其实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确实,华盟目前凭借着远远超越于时代的军事科技,随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中国版图上的任何一支土著军队,但问题是,与此同时,我们却不具备改造整个传统中国社会的干部团队和人力资源。

我们如果要征服中原,肯定不能仅仅是一次换汤不换药的改朝换代,而是要来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最起码也要消灭地主缙绅搞土改。但土地改革不是光靠暴力就行的。举例来说,划分土地要需要重新丈量,地契也需要重新制作,摊派赋税的额度也必须准确计算,这就需要一个庞大而可靠的干部队伍。

然而,眼下的华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储备。解放战争的时候,各个根据地已经通过八年抗战的血火磨砺,培养出了几百万素质过硬、思想可靠的基层干部。而民国末期的地主大户,已经在连番战乱的破坏和蒋记国府的搜刮之下,处于破产和瓦解的边缘,但搞土改建立新秩序的时候,依然是如此的血腥残酷。

而在大陆攻略发起之前,整个华盟的总人口都还不到一百万,干部队伍更是捉襟见肘。却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连续吞下了整个辽宁、基本完整的广东,半个浙江、小半个山东,再加上广西的一部分。这些地区除了辽东之外,其余的都未曾经过大规模的战乱破坏,需要华盟亲自操刀搞土改杀士绅,一时间哪里凑得出这么多干部?结果到现在还是消化不良,山东前线最近还被迫主动放弃了济南,退回了青州府……

既然我们一时间没法以蛇吞象,那么索性就让中国一直乱下去,以便于在有条件的时候逐步蚕食……”

——革命战争的事,外行看战术,内行看后勤。如果没准备好足够的物资和管理人员,就匆匆赶去当“救世主”,下场多半是成为“红色高棉”第二:那票柬埔寨革命者贪图名誉,过快过早地解放了首都金边,却既没准备好接管城市的干部,也没准备好养活二百万城市人口的口粮。面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即将爆发的饥荒,只好将城市人口强制迁往农村,期间各种组织工作一片混乱,导致饿死、累死一大片。面对汹涌沸腾的怨言与不满,又不得不搞肃反杀掉一大批人,谁知屠刀一举起就放不下……最后就是身败名裂。

事实上,除了客观条件的限制之外,从主观的角度上讲,本部在海外的穿越者也不希望中国恢复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