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美利坚永不屈服(中)(第3/4页)

如此一来,对于最近这道要把他们送上不归路的集结令,残余的大西洋舰队官兵纷纷展开消极抵制:或者假装舰载无线电损坏没收到信号;或者谎称自己船上的轮机毁坏,燃油漏光,动弹不得;还有的索性直接找路子勾结上政府高层,接下了给政府和财团大佬们转移家产的私活,顺便把五角大楼的命令当空气……

即使是乖乖服从命令,把战舰开到了关塔那摩的那部分人,也都存在着不少问题。最要命的是水手人数依然不足,相当一部分舰艇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人员编制,把船开起来倒是勉强可以,但要在保证航行的同时做到开炮、观测、发射鱼雷,就根本办不到了。更别提每一艘航母上的飞行员,也都普遍缺编严重。

为此,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哈尔西上将,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抛弃一部分老旧舰艇,尤其是暂时用不着的海防舰(设计为近岸防御战之用,不适合远洋航行),把水手从上面抽出来补充主力舰,又在关塔那摩基地强行征发了一些有过上舰服役经验的老兵和飞行员,勉强给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和航母补齐了人员编制。但尽管如此,哈尔西将军麾下这支即将展开绝命远航的舰队,依然是问题百出——首先自然是被调动的人员对新的舰上岗位得有一个熟悉和磨合的过程,其次是这些菜鸟水手本身的素质,就非常非常的堪忧。

……

要知道,操纵舰艇劈波斩浪的海军健儿,可不是低技术含量的陆军炮灰,能够很容易地快速扩充增编。在风帆木船海战的时代,一国的商船水手数量,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海军底蕴和膨胀极限;到了石油与钢铁的时代,战争对海军官兵的素质要求,更是进一步提高。将一名优秀的水兵,从什么都不懂培养到操作娴熟,最起码也需要一两年的培训周期。而一名精通航海和战术的海军舰长,没有五六年是培养不出来的。若是想要得到一名真正优秀的一流海军将领,至少得要有个十几年——要不怎么有种说法叫做“百年海军”呢?

就这样,还没考虑到造船厂、柴油机厂和枪炮厂的施工周期,以及造船工程师、冶金技师的培养时间呢!

就算一个国家的底子厚,工业实力雄厚到可以向下饺子一样往海里爆军舰,但若是之前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凑不出那么多合格水手、舰长和海军将领,那么就算有再多的军舰,也只能烂在港口里,或是沦为对方轻松刷人头的战绩——古往今来任何能够称雄大洋的水面力量,都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际就能修炼出来的。

毫无疑问,在参加这场惨烈的世界大战之前,作为七海霸主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分支,以及《海权论》作者马汉的后辈徒孙,美国海军的人才储备还是很充足的,从低端的水手到高端的海军将领都一应俱全。

但问题是,自从珍珠港事件爆发,太平洋开战的七年多以来,在开了超级金象腿外挂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面前,美国海军已经是打光再重建了很多遍——航母舰队残了,舰载航空兵残了,陆基航空兵残了,战列舰队残了,巡洋舰队残了,驱逐舰队残了,潜水艇舰队残了,海军陆战队残了,整个联邦海军基本上残了。

虽然依靠国内那么多船厂的全力开工,各型战舰的补充还能够勉强跟得上,但是水兵、舰长和专业将领的培训,却是怎么也赶不及了。于是,美国海军里充斥了越来越多的菜鸟,官兵素质呈现出雪崩式的下跌,各种事故的发生率却仿佛坐着火箭一般的上升,在战场上的误击、碰撞、触礁、自爆事件多得令人头皮发麻。

就算是幸运地保存下了一些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航海老手,或者是在战争期间又培训出了一批学过完整教程的海军基层指挥官,也被优先分配到了需要正面对抗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美国太平洋舰队。而哈尔西手下的大西洋舰队,因为作战任务相对稀少的缘故,从一开始就是各种问题水手和菜鸟水手扎堆的状况。

虽然哈尔西上将在再度被启用之后,对他们加紧了训练和教育,但各种情况还是不太理想。尤其是在集结到了关塔那摩基地之后,由于连日来高度紧张的作业,很多水手都已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而这一次绝命大远征的消息传开之后,更把这些半吊子水手们的神经推向了极度的紧绷,简直绷得要爆炸一般。舰队在关塔那摩基地停泊和整备的这些日子里,一直是各种大小差错不断,从上到下都是一副神经兮兮的模样。平均每天都要误拉一次空袭警报,或者是巡逻的驱逐舰发信号说在港外发现了苏联潜艇,并且不等指示就劈头盖脸几炮砸过去,但事后发现统统都是误报。一开始还弄得舰队紧张兮兮,但次数太多,最后也都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