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与泰德相会(第5/7页)
2029年,“五年浩劫”结束,世界各地都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景象。那么,最先重建什么?国际粮农组织认为填饱肚子是最优先考虑,因此主张优先发展农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重建世界性的贸易,促进物资交流与消费,才是真正的复兴之路;而全球能源合作组织则认为想要发展,没有发达的石化体系是不可想象的。诸如此类。
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个话题,那就是如何评价和审视科技。铁族带来的浩劫虽然暂时宣告结束,但对于科学与技术的审判却刚刚开始。核武器是科技的产物,铁族也是科技的产物。昔日冷战,美、苏两国争霸,核武器遍布全球,人人头顶着几十吨炸药过活,天可怜见,总算没有酿成灭绝人类的惨祸。
2025年5月,铁族降生不过一年,就对人类痛下杀手,在一天之内,摧毁了人类全部的核武器,由此制造了历时五年的浩劫,30亿人在混乱中死去。谁还敢相信科技?谁还敢支持科技的大规模发展?反科技的思潮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地球的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猎杀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运动,就像中世纪时恐慌的人们猎杀女巫一样。逆着世界潮流而上的,只有全球科技志愿组织。
总部设在重庆的全球科技志愿组织不直接参与任何辩论,也不参与任何武装力量之间的征战,他们只是不断地派出志愿者前往世界各地:协助国际粮农组织选育新品种,协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订全球统一货币的方案,协助全球能源合作组织寻找新的石油和天然气……他们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科技知识,也有无穷无尽的志愿者。世界各地公认这些科技志愿者学识丰富,同时又品行高洁,对于自己的战后重建工作付出良多。他们已经离不开这些科技志愿者了。
与此同时,全球科技志愿组织也在忙自己的事,那就是重建国际互联网。在当时,没有人看好这件事。人们普遍认为,网络是吃穿住行满足之后才会需要的。“你能想象一个饭都吃不饱的人会在乎能不能上网吗?”他们这样诘问。靳灿的回答只有三个字:“我在乎。”
事实证明,靳灿说对了。
原有的国际互联网在“五年浩劫”中早就荡然无存。靳灿认为,这其实是某种巨大的优势。因为你不需要顾虑过去如何如何了,你只需要思考现在怎样才能把国际互联网建设得更加完美。建设国际互联网显然不能是战前的国际互联网的简单复制,也不能是边建设边修补、边使用边升级的破烂货,要建设就要建设具有超前意识的新型国际互联网。同时,还需要考虑战后纷繁复杂的国家与地区关系。最终,一个完全舍弃地面基站,舍弃大陆服务器,也舍弃所有的海陆电缆,以数十颗不同轨道的网络卫星为太空服务器与主力基站,以平流层悬浮的数千个氦气艇云端站为辅助服务器与辅助基站,以超级量子计算机为主要运行节点的覆盖全球的无线网络建成了。
这个网络被称为量子寰球网,也有人叫它量子云。
在量子网络中,基本信息单位是量子比特,运算对象是量子比特序列。无论是速度、容量,还是安全性,都是国际互联网的数十倍。任何人,或者任何东西,只要你有相应的上网工具,你都能在地球表面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受任何限制地接入量子寰球网,接入量子云。并且,简单、安全、高效,费用还低得不可思议。
量子寰球网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只要你申请,全球科技志愿组织就会给你开通。一些国家和地区在第一时间进行了申请。很多国际组织观望了一段时间,也先后加入进来。还有一部分地方,犹豫了很久,挣扎了很久,辩论了很久,终于还是提交了申请。毕竟,有很多东西,尤其是计算资源,只有量子寰球网能够提供。最后,量子寰球网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量子寰球网,除了极少数地方,整个世界都被包裹进来。
从2030年开始,到完全建成量子寰球网,用了五年,而实现对地球的完全征服,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速度甚至超过了靳灿最初的预计。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他曾经不无骄傲地说:“原先我以为至少要十年时间,大家才能重新接受网络。现在看来,我低估了网络对人的诱惑。”
普通人使用量子寰球网的目的与上一代国际互联网差不多:社交、游戏、购物,偶尔用于学习。与上一代国际互联网相比,量子寰球网因为使用网络卫星作为服务器,所以没有国境的限制;因为使用了强大的实时翻译系统,所以没有语言和文字的区别;因为运行速度超快,网络带宽超大,所以不存在网络延迟,量子寰球网上所有交流都是实时的。这使得上量子寰球网成为一种真正的享受。但世界各国和跨国组织则更看重量子寰球网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