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 太阳坠落(第3/4页)
“他为什么这样?我是说他为什么这样看着太阳?”林小菲心中充满谜团。
“为什么?”冷淮重复了一句,他意识到肯定无法在短时间内让这个姑娘弄明白整个事件的缘由。“也许是太阳让他感到温暖吧。”冷淮的语气停滞了一下,仿佛有所触动,“是的,就是这样。”
今天可能是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永久性改变一颗恒星的位置的日子。再过几分钟,当两束经过精确控制的超高能粒子在两颗卫星的正中位置相撞的一刹那,某种奇异的效应将瞬间切断数以亿万计的超流体纤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破碎虚空!紧接着,被切断的超流体纤维将在极短的时间内重联并收缩为实体粒子。虽然时间极短,但那一刻实际上相当于在太阳侧面制造了一处直径约两毫米的超流体纤维“盲区”,大约半个宇宙的物质的引力会在这个瞬间通过“盲区”作用于太阳本体上。就像蛛网上的一片碎屑,如果突然剪断某条蛛丝,碎屑的平衡就会瞬间打破……
“倒计时开始,五十九秒之后发生对撞。”冷淮看了眼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然后俯身在病人耳边轻声说了一句。
病人的身躯开始颤抖起来,口齿间发出“呜呜”的声音,黏稠的唾沫从他的嘴角溢出来。韦石掏出纸巾很有耐心地给他擦拭干净。病人仍然保持那种奇特的仰望姿态,随着时间流逝,他的颤抖越来越剧烈,使得轮椅也跟着晃动起来。林小菲禁不住担心这样下去他的身体会抖散架。
电脑屏幕上的倒计时停在了00:00。
原本剧烈摇晃着的轮椅猛然停止下来,病人的头斜搭在了肩上。冷淮转过脸来,与其他几个人对望,他们的神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林小菲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瞬间,一定有什么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没有人说话,静到能听见微风划过的声音。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八分钟之后,原本非常清晰的电脑屏幕上突然只剩一片雪花。整个世界很安静,声音肯定存在,但似乎无法被感知。
过了一会儿,屏幕上恢复了显示,一连串数据被传送过来。冷淮看着那些数据,很难准确表达内心的感受。两千四百年前,《列子·汤问》篇里曾经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在路上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一个说太阳早上近而中午远,理由是早上太阳大如车盖而中午小如盘盂;另一个说太阳早上远而中午近,理由是太阳早上清凉而中午灼热。结果孔子无法做出评判,于是两个孩子嘲笑他:“谁说你知识渊博呢?”现代略懂科学常识的人也许会说,答案应该是中午的太阳更近一些,理由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关系,站在地球表面的人中午离太阳的距离比早晨大约要少一个地球半径的距离。但这个结论并不严谨,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非正圆而是椭圆,同时还要考虑到地球不同纬度的差异。所以对于北纬四十度的北京地区来说,每年从1月22日到6月5日,中午太阳比日出时远,其余时间则相反。
在科学昌明之前的蒙昧时代,人类对于自然的诸多认识大多数都同《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一样,不过是直觉造成的幻象。就像人们常说夕阳西下,其实亿万年来太阳从来就没有落下去过,这不过是人们随着地面倒旋产生的错觉。
但这一次的落日却是不同的。对撞发生的瞬间,位于地球轨道和太阳远轨道上的众多探测卫星,以及“强观察者量子光斑系统”等人类所能使用的所有观测工具都对准了太阳的方向。现在这些来源各异的数据已经陆续返回,虽然最终结果还需要一些时间核实,但基本的效应结果已经出来了。
0.00000053毫米至0.00000054毫米。也就是说,与正常情况相比,太阳出现了位移。
这是个很小很小的数值,大约是人类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只有通过最精密的多普勒效应设备才能被感知。但是,如果考虑到作用的目标是一颗重达两千亿亿亿吨的恒星,这又是一个大得离谱、完全不可思议的数值!
此时正是东半球的黄昏,天台上的这群人正在倒旋着远离太阳。相对于他们的视线,撞击发生的位置位于太阳顶端。对于这群人来说,在“盲区”出现的那一瞬间,太阳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人类面前坠落了。
“我觉得教科书应该改一改。”韦石突然开口。在众人的沉默中,他的声音显得很突兀。
“你指什么?”冷淮转头看着这个半大孩子,他记得自己刚才操作电脑时韦石一直在旁边沉默地注视。
“教科书上描绘的太阳系和银河系的示意图都是横向摆布的,其实旋转九十度更好一些。”
冷淮猛地一惊。的确,教科书里的太阳系示意图总是横向展开的,太阳在中间,行星轨道分布左右。但实际上除了在两极地区之外,真实世界里没有人会看到那样的图景。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生活在中低纬度地区,他们眼中真实的太阳系其实是竖立着的。这样看来,教科书里的描绘很容易产生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