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莫非我又要挪窝了(第2/2页)

薛向又给方老实上了根烟,悄悄天色渐晚,便待告辞,哪知道,忽然,地头又蹿出两个瘦小的身影来,竟是一男一女,两个六七岁的娃娃。

那两娃娃浑身脏兮兮,一个手里掐着条小指粗细的水蛇,嚷嚷着晚上加餐,一个手上被马齿苋划了个扣子,扑倒方老实怀里撒娇。

听称呼,薛向知道这俩孩子,皆是方老实的孙子,孙女。

刚问完俩娃娃年纪,薛向的心就凉了。

很明显,这两娃娃如此年纪,这个时间,应该在学校,或者刚迈出校门,准备回家,可看他俩模样,便知道没有上学。

薛向几乎不用张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可他又能说什么呢,难不成去跟方老实分析读书是改变穷人家孩子命运的唯一出路,还是该讲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薛向掏出两张五元的票子,塞进两娃娃怀里,不待方老实回过味儿来,便迈开大步,远远地走开了,未几,便绕进蒿林里,耳后传来方老实的呼喝声。

回程的路上,薛向车子骑得极快,他心绪不佳,正是:览此人间凄凉事,哪个男儿不伤怀。

细算来,方老实一家,也并非如何苦难,可见了那两个在田间地头蹿行的娃娃,薛向便悲从中来。

如果说,薛老三只是一般的官僚也就罢了,县里经济腾飞,他薛书记政绩卓著,静等高升便是。

可偏偏薛老三就不是这普通官员,他要做的是经世济民,进而匡扶天下。

眼下,萧山的问题已然很突出了,几乎跟后世的共和国一样,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不平衡不是指产业结构不平衡,而是贫富悬殊,局部差异极大。

如今的萧山亦是如此,整体看来,可谓是生机勃勃,大部分人走上了致富道路,小部分人比如莘庄那第一批上大棚蔬菜的农户几乎走上了暴富的道路,而像方老实这种几乎原地踏步的家庭依旧不少。

薛向当然不愿萧山真的成了一半冰山,一半火海的局面,可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萧山的跃进式发展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办法。这就好比时下的鹏城,它原本也就是个小渔村,改革开放春风吹来之后,才得以扶摇万里,而在改革肇始之际,鹏城也定然遇到过萧山这种困难,比如更靠近海岸的地方,肯定最先发展,而随着发展的深化,才能惠及全城。

薛向当然可以静等,他相信即使自己已然离开了萧山,只要萧山港成,方老实这种偏僻农户也定然会得到实惠,这是地利关系使然。

可薛向等得起,田间的那两个泥娃娃等得起么,薛向知道,是时候做出些改变了!

回到办公室,薛向招来了毛有财,让他送来了萧山县今年的财政明细,稍后,便禁闭门窗,扭开台灯,伏在案前,静静看了起来。

说起来,账面上真得余了太多钱,整整七百五十余万,这还是刨去今年全部财政预算,以及未算上今年财政收入的情况下。

都说钱乃人之胆,对一地主官而言,一县财政何尝不是他的胆量,览此充沛的现金流,薛向心头郁结之气,顿时为之一空,豪情壮志陡生。

叮铃铃,叮铃铃……

薛老三正盘算着如何花销这笔巨款,桌上的电话忽然跳了起来,他伸手接起,不待说话,那边便传来浑厚的笑声,“哈哈哈……老三,没想到你在萧山做的好大局面啊!”

听声,薛向便知是谁,笑道:“许伯伯,您这话是从何说起,我一个小小县委副书记,您一个大大省委书记,您说我局面做得大,这不是埋汰人嘛!”

电话那头正是许子干,“少扯没用的,要不是听振华首长说起,我还只当你那个港就是个小水洼,哪成想到,你小子一家伙引来三千多万美金啊,两年功夫,一个土坑坑,楞让你小子刨出个金蛋蛋来啊……”

一听振华首长,薛老三下意识地膀胱一紧,他没办法不紧张,这是多年经验教训衍射出的条件反射,因为几乎每一次被振华首长关注的时候,他薛老三就准没好事儿,他下意识就生出了“莫非我又要挪窝了”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