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

这是一篇绝好的散文,把淄川奂山的山市写得虚实变幻,奇瑰缥缈。从山市初起的惊艳,到高潮迭起,变化多姿,再到渐次消歇,文笔叙次摇曳,如山市一样轻灵联翩,令人遐想不已。但明伦说:“状山市可作一幅奇文看。”“文境之妙,此为天下奇观。”

王渔洋在《池北偶谈·谈异七》对奂山山市也有记载:“淄川西焕山亦有山市,每现城郭楼橹林木人马之状,一如蓬莱海市。嘉靖二十一年,县令张其协经山南麓,始见之,烟岚郁丽,移时乃灭。自后往往见之。”

矣山山市,邑景之一也。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夭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黠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白话]奂山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之一,常常数年不得一见。孙禹年公子同朋友在楼上饮酒,忽然看见山头上孤零零有座高塔耸起,高插青天,大家互相看着又吃惊又疑惑,想到附近并没有这样的寺院。不久,又出现数十座宫殿,碧绿的屋瓦,飞耸的屋脊,这才省悟是山市。一会儿,出现了高大的城墙,上面还有带有射孔的矮墙,绵延六七里,居然是一座城郭。其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历历在目,数以亿万计。忽然刮起大风,尘土迷漫,茫茫一片,城郭也变得迷迷蒙蒙。一会儿风停了,天空清朗,一切都化为乌有。只有一座高楼,连接霄汉,每层五扇门窗都敞开着,一层有五个透明之处,透出楼后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数上去,楼越高,透明之处越少;数到第八层,透明之处就成了星星点点;再往上,就昏暗缥缈,无法数清层数了。而楼上的人来来往往穿梭不停,有的凭栏,有的伫立,形态不一。过了片刻,楼渐渐变得低矮下来,可以看到楼顶,又渐渐地变得像平常的楼阁,又渐渐地变得如同高大的屋舍,一下子它又变得像拳头、像豆粒大小,于是就看不见了。又听起早赶路的人说,看到奂山上有人烟和集市店铺,与人世间没有区别,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鬼市”。

  1. 【注释】

  2. 奂山:山名。奂,或作“焕”。在淄川旧城西十五里。“常有山市出现,城市、楼台、人物之状,有类海市。”(《山东通志》引《济南府志》)。
  3. 邑景之一:据嘉靖《淄川县志》,淄川八景为郑公书院、季子石桥、万山石桥、丰水牧唱、梵刹浮图、文庙古桧、般阳晓钟、昆仑山色,天奂山山市。
  4. 恒:常。
  5. 孙公子禹年,即孙琰龄,淄川人。见《鸽异》注。
  6. 禅院:指佛寺。
  7. 见:同“现”。
  8. 飞甍(meng蒙),两端向上卷起如飞的高屋脊:喻指高大的楼房。《释名•释宫室》:“屋脊曰甍。”
  9. 睥睨:也作“埤■”或“埤■”,城上有孔的矮墙。《释名•释宫室》:

    “城上垣曰睥睨。言于其孔中睥睨非常也。”

  10. 若:如,似。
  11. 危楼:高楼。
  12. 五架:一楼五架。室内两柱之间为一架。
  13. 裁,通“才”
  14. 屑屑:往来奔走之状。
  15. 市肆,市中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