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隶
本篇无非是张皇鬼神,证实鬼和城隍的实际存在,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权和政权的统一。其中“入庙启扉,则瓶在焉,贮酒如故。归视所与钱,皆纸灰也”,体现了蒲松龄在细节描写上的非凡功力。
万历间,历城令梦城隍索人服役,印以皂隶八人书姓名于碟,焚庙中;至夜,八人皆死,庙东有酒肆,肆主故与一隶有素。会夜来沽酒,问:“款何客?”答云:“僚友甚多,沽一尊少叙姓名耳。”质明,见他役,始知其人已死。入庙启扉,则瓶在焉,贮酒如故。归视所与钱,皆纸灰也,令肖八像于庙。诸役得差,皆先酬之乃行;不然,必遭答谴。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白话]明朝万历年间,历城县令梦见城隍要人去服役,就把八个差人的姓名书写在简牒上,在庙中焚化。到了晚上,八个差人都死了。庙东有个酒店,店主原来与一个差人有些交情。正好那夜差人来买酒,店主问:“招待什么客人呀?”那差人说:“一同工作的朋友很多,买一瓶酒一起叙叙。”第二天天明,见了其他的差人,才知道那人已经死了。店主进到城隍庙,打开庙门,见到酒瓶还在,酒还是那么多。回家看差人给的钱,都是纸灰。县令塑了八个差人的像放在庙里。其他差人每被差遣,都要先来致祭他们才行,否则,一定会受到县令的责罚。
【注释】
- 历城:县名,明清为山东济南府附郭之县。
- 皂隶:指县署衙役。明制,官府衙役服皂色盘领衫。牒:简牒,指录名纸札。
- 僚友:指同署供职的衙役。僚,服事执役的人。
- 口令:指历城知县。
- 口酬:报谢。酪奠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