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史晖听了这话,尴尬的笑了一声:“不瞒卫大人,我和王大人借银给恩侯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是用来还欠银的。”心道:用贾赦投石问路?这怕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

当然,即便那日在荣禧堂,史晖和王子腾都动过弄死贾赦的心思,外间是没人知道的。贾母要脸,史晖也王子腾也要脸;如果叫人知道贾母、史家和王家三方联手,还被贾赦拿捏得死死的,以后这三方哪里还有脸在京城混?所以,外间虽然知道史家和王家各给贾赦送了十万两银子,但史家和王家都对外宣称说是借的。这也难怪卫麟误会史家知道贾赦还银的事了。

卫麟刚开始是不信史晖的说辞的,毕竟史晖是贾赦的亲舅舅,做舅舅的能不知道外甥借银子做什么?不过看史晖那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又欲言又止的神情,卫麟又觉得史晖不像装的。试探了一回史晖,卫麟只觉得这事儿越发朴素迷离了,两人也就散了。

贾赦虽然大约猜到自己此举会闹出大动静,但是他到没太在意。明面儿上,他现在是个穷人了,穷到府上下人下个月的月银都发不出了。

于是贾赦回府之后,除了照常的养儿子、修炼之外,就是卖下人。在贾赦看来,荣国府加上二房统共才十几个正紧主子,并几房的姨娘,怎么也用不了上千的下人。但是贾母讲排场、体面,不但贾家的姑娘要一脚出八脚迈,就是府上的奴才好吃懒做、偷奸耍滑都得养着,荣国府只有买人的没有卖人的,卖人丢脸。

古代婚育年龄就早,又没个计划生育,几十年下来,当年的二十几房下人就变成了如今上千人的局面。上千人,就算平均一个人一吊钱的银子,光下人的月钱就大几百两,这些人领了差事,还在府上吃喝拉撒,这得多大一笔钱啊,都够贾赦买多少大米了。

所以得将这些米虫发卖了,必须发卖。

贾母自然是不愿意的,堂堂荣国府卖下人,在贾母看来是丢祖宗脸面的事。但是一来,出了那十万两之后,贾母的娘家已经不愿意给她撑腰了;二来,就算史晖来了也不是贾赦的对手;至于贾母的话,贾赦自从醒来之后就不放在眼里。所以贾母无论如何反对,都挡不住贾赦卖下人换银子的步伐。

况且,贾母是知道荣国府失窃的事的,也知道荣国府最后的一百万家产的组成,还了欠银,除了田庄、当铺这些,荣国府真是没有余财养这些下人了。唉声叹气一回,贾母也只得默认了此事。

这日一早,就来了京城最大的好几家牙行的人,贾赦将要发卖的下人集中在临近后门的院子中,由得牙行的人挑选,一边让林之孝和对方商议价格。

正在这时,前院传话说宫里的戴公公来了。

戴权是来传圣旨的,圣旨骈四俪六,唱读下来抑扬顿挫,很是好听。至于内容,自然是对贾赦主动归还欠银的事表示了肯定和嘉许。然后又提到了贾家两代荣国公报效朝廷的事,又夸奖了贾赦心系朝廷的行为。总之,最后景怀帝准了贾赦用二十万的家具、摆件原价抵债;然后又格外开恩将那几大车的上等家具、金银铜锡大家伙全都赐还给贾赦了。至于荣国府欠国库的账,也一笔勾销。

贾赦知道景怀帝会有所表示,但是没想到景怀帝这么大方啊。用六十万的银子抵八十万的债,还不算通货膨胀。贾赦怎么算都觉得这钱还得很值。当然,这些东西能被赐回来,估计也跟这些东西变现能力不强有关。

贾赦接旨谢恩,又让林之孝将这些东西入了库。

贾母知道贾赦用自己的、贾王氏的嫁妆并二人娘家的钱买了在景怀帝跟前儿的体面,只得暗中叹息。贾政知道之后,真是又恨又妒,觉得这样大的体面,怎么就落在了自己那个不孝不悌的大哥头上了呢?

贾赦得了景怀帝赏赐的事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还银的事,景怀帝通过赏赐贾赦,再次表明了态度,欠了银子的勋贵之家也都知道该怎么做。还能怎么办,筹银子还钱呗,可是这银子哪是那么好筹的?

要知道能在太|祖当政时期借到国库银子的,都不是一般人家。这些人家自然是家家豪富的;但是因为祖上有体面,这些人家往往跟贾府一样,花销大,排场大,吃的用的都是上上等等的,但是现金现银,一时是拿不出那许多的。

拿不出怎么办呢?学贾赦,将家中用不着的家具、摆件拉到户部,做出诚意满满的样子。可是曾阔得了景怀帝的口谕,不许再收家私、物件抵债。至于粮食什么的,倒是可以折价送到户部。

国库缺的是什么?自然是真金白银,能换刀枪盔甲、能买粮草辎重,能付兵士军饷,能付民夫工钱。这些上等家具、摆件价值虽然高,砸在户部手里并不好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