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第2/3页)
但是在这次私人比赛中,裁判们就没有这种顾虑了。
“这道题不错,我之前拿去给我带的大学生做了,全班只有3个人做对。”
“说实话,我不赞成私人恩怨用这种方式解决……等等,这道题好像是我出的,去年你们全都骂我脑袋有坑!”
约瑟夫面露不满:“艾伦,我怀疑你偏心眼。你明知道巴顿数论学得很好,你挑的这道数论题也太难了吧,不能给我们可爱的华国男孩一点面子吗?”
艾伦的笑容意味深长:“数学的世界是残酷的。”
*
乔御提前享受了一把比赛的待遇。
宽敞的教室内,只有他和巴顿两位选手,座位相隔好几米远。
讲台上坐着的,则是这次比赛的监考员艾伦。
艾伦今年36岁,高中就读于英国著名贵族学校哈顿中学,本科在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生在哈佛金融系,博士则继续选择了数学,如今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之一,国际数学委员会成员,未婚。
顺带一提,他曾经是李初杰的直系学长,不过两人并无私交,仅限于互相听说过对方的名字。
如今,他能坐在这当裁判,而李初杰却还只是一个国家队的领队。只能说选择不同,人生际遇也不尽相同吧。
他指的选择,是李初杰当初拒绝了伯克利大学的邀请,反而回国做研究。
光是为了一个职称都能忙得焦头烂额,得到的基本工资更是少得可怜,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想不开。
艾伦眉眼里的笑意顿时更深了。
现在离下午2点还有3分钟。
乔御的面前有一个平板电脑,另外还有一支电子笔。
题目就在平板电脑上。
除此外还有一个空白素描本,一支签字笔。
听说这也是赛委会想出来的主意,写在平板上的字迹可以通过联网延时15分钟观看。
致力于让每位吃瓜群众屹立于吃瓜第一线。
乔御试了一下,在平板上写字滑唧唧的,还没笔锋,十分不爽。
乔御在心里对系统道:“我记得最开始,就连在书店里和那个叫孙睿的比英语,都要给几分奖励。如今我都站在国际赛场了,你难道不该给个任务?”
系统沉默片刻,不情不愿地吐出了一段话:“[系统任务]在个人比赛中赢过巴顿史密斯。任务奖励:150积分,失败无惩罚。”
乔御这才感到了满意。
看来打赢一个巴顿,和教出一个一本生,在系统眼里难度是差不多的。
系统小声为巴顿辩解:“不,想要赢过巴顿的话,要难很多。”
“恕我直言,宿主。您的初始智力值是100,如今140.1。但巴顿如今的智力值在系统的判定里是148.7。”
“巴顿父亲是安德鲁史密斯,曾是图灵奖2000年的候选人之一,惜败于姚期智之手,母亲是路易威登家族的成员之一。”
“从3岁起,巴顿就开始接受系统的精英教育,从早上6点半一直学到晚上8点半。在他表现出数学方面的天赋后,安德鲁就为他安排了专门的定制课程。11岁,巴顿就定期在父亲的指导下《数学年刊》……”
所谓天赋,不过是多种原因造就的结果罢了。
哪怕出生时都是相同的智商,随着环境不同,越往后,差距就会越大。
这个系统,扰乱军心倒是很有一套。
好在不出片刻,时间准时跳到了14点整,系统自觉噤声。
平板上出现了题目,乔御扫了一眼,乍一看不难,但是写着写着,他的笔停下了。
*
艾伦坐在最上方监考,视线却一直落在面前的显示屏上。
显示屏一分为二,左边是巴顿的屏幕,另一边则是乔御的屏幕。
第一题是证明题,为了照顾两人的语言文化差异,乔御的题干是中文的,巴顿的题干是英文的。
最初的15分钟内,两人都没有作答。
不过运笔速度却出现了鲜明对比。
巴顿在草稿纸上写得飞快,眉头紧蹙又舒展;乔御写得慢吞吞的,神情格外平静,在思考许久后才会下笔,宛如在练书法。
场外的人,也在紧张地注视着屏幕。
不少人掏出纸和笔,跟着演算了起来。
新加坡队,林智源等人小声议论起来。
“这题我连题目都看不懂……”
“我可能只能写出两个字,证明。”
林智源长吁短叹:“幸好不是正式比赛,要不然太丢人了……唉,我当初应该拦住乔御的。”
今年高二的巴顿,已经是第二次参加IMO数学竞赛了。
林智源还能回想起上次比赛中被巴顿支配的恐惧。
巴顿是去年比赛中唯一一个满分选手,拿了42分。那一年他14岁。
就在他沉思的片刻时间里,一阵惊呼传来:“智源哥!题目,看题目!巴顿动笔了。”
虽然屏幕上的场景是延迟15分钟后才出现,但并不妨碍众人看见解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