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2/3页)
“没关系,以后会好起来的。”乔御想了想,回答,“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人,三代人。现在是2015年,一百年前是1915年。1915年那些学者们的梦想,我觉得到今天已经实现了。迟早有天,你的愿望也能实现。”
当年钱学森归国,邓稼先远赴荒漠,周总理决心举国之力合成牛胰岛素。
华夏的科研起步太晚,却也没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坐享其成,一路都磕磕绊绊,但最后依然走向成功。现在的条件比当初好了无数倍,总不会一直止步不前。
李初杰唏嘘道:“你说的对。对了,你来我办公室干什么?”
乔御:“哦,是这样的,我要去参加IBS,为期一周,来给您递请假条。”
李初杰掐指一算,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你要去一周?那11月2日的发布会怎么办?”
发布会时间就在下周四。
也多亏包裹到的及时,要不然克雷研究所恐怕只能冒着被当成骗子的风险,给燕大打电话了。
乔御指着信上的一行字,道:“看这里,要求乔潜龙直系继承人到场领奖。他的直系继承人又不止我一个。”
还有乔月。
乔月在大学没肄业前,也是有学校保送留学资格的。
她的护照应该还能用。
如果一个人去不放心,那完全可以把吴玉秋叫上一起去嘛。
去一趟就能领1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小一千万了呢。
毕竟这么多年,也就佩雷尔曼拒绝过克雷数学院的颁奖。
虽然乔御觉得一百万美金也没多少,稍微努力一下,大概一年时间就挣回来了,但让乔月去长长见识,也是不错的。
*
周一,燕大要去国际生物大会的六名师生整装待发。
孙瑞虽然早知随行人员里也有乔御,但在看见他后,依然微微皱眉。
不过,从名义上讲,他毕竟是张开伟的师弟。两个人研究生时,都是同一位教授。
孙瑞收拾好表情,和张开伟打了生招呼,然后介绍起身后的年轻人:“他叫小王,我的研究生,马上要考博。”
说完,孙瑞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小王这年轻人,很不错的。大四就发表了好几篇SCI论文,去年还在《米国前沿生物科技》上过稿了,这次带他去涨一下见识。”
之前提过,ACS(米国化学学会)旗下有许多期刊,因为生化不分家,也经常有生物学家在上面投稿。
《米国前沿生物科技》就是ACS创办的期刊之一,和乔御曾经投稿的《Nucleic Acids Res.》同属一家。不过《Nucleic Acids Res.》的影响因子要比《米国前沿生物技术》高两个百分点,以至于排名也要高上十几名。
小王闻言,顿时挺直了胸膛,像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犬,字正腔圆地回答:“多亏孙教授栽培。”
张开伟在生科院当了这么多年孙子,第一次感觉自己在无形交锋掰头中不落下风:“那的确不错,我这次带的是乔御,在高中就发表过好几篇论文了,其中一篇更是发表在《Nucleic Acids Res.》上。对了,最近很火的那个孪生素数猜想,也是他证的。”
张开伟挑剔的目光在小王身上扫过:“说起来,老孙啊,你既然叫我一声师兄,那我也提点你两句。你看看人家小王,都瘦的跟排骨似了。做科研重要,身体也更加重要。我们乔御身高184,空手道黑带,今年也才20,起码还能在为祖国奉献50年,我看你这个不到30年就要歇菜啊。”
张开伟妙语如珠,怼的孙瑞血液流动加快,呼吸急促却又无计可施。
特么的,还真比不过。
原本昂首挺胸的小王在看见乔御后,也不免瑟缩起来,只恨自己的增高鞋鞋跟没有15厘米。
但是很快,孙瑞释然了。
手底下的科研狗再膘肥体壮又有什么用,实验室比的是什么?
比的谁的实验室等级高,资金多。
“呵呵,师兄。我听说你的实验室上次又没要到资金吧?真是的,主任太过分了。实验室不给钱怎么买器材,怎么运作?这样,师兄,我那里有一批淘汰了的仪器,你到时候去挑一下。”
孙瑞脸上挂起属于胜利者的微笑:“仪器才用两年,还很新。只是现在生物实验更新换代那么快,2年也就落伍了,只好让它们退役了。我一直不知道怎么处理,你如果看得上,我打8折卖给您。”
张开伟皮笑肉不笑回答:“师弟此言差矣。”
“说起来,正有一个喜讯忘了给你说。我们基因实验室收到了一家港资企业的500万赞助。如今新实验室正在翻新。听说上次院里给你拨款了一百来万吧,师弟听我一句劝,省着点用。我五百万才到手,就花出三百万去买了器材,钱是真的不够花啊!”
“因为资金太多了,花不完。我还特地加钱,让学校给我们俩办了个飞机头等舱。”张开伟提起了行李箱,一脸叹气,“不多说了,我先带着乔御去贵宾室候机了。我们德国再见啊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