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2/3页)

若非这两周来,他强行恶补了一通相关理论知识,自己恐怕也很难考好。

这让久离考场的王小明内心一阵恍惚。

说实话,他是今年才到的基因实验室,王小明也不是张教授手底下的学生。

他是生科院许教授的研究生。

许教授目前跟着李院士,一起做造血干细胞扩增。他从小内向,又不会奉承伺候人,被师兄告了几次黑状后,进实验室的名额落在了一个还在读大三的学妹头上。

他是被发配到基因实验室来的。

本来王小明都对科研这条路心灰意冷,准备再混一年,混到研究生毕业就出去找工作。

虽然生物行业不景气,出来转专业的比比皆是,但是好歹是燕大的研究生,再怎么不值钱,也有资本和各大公司谈条件的。

如今乔御来了。

王小明的科研梦突然有了点死灰复燃的倾向。他心动不已,又有些畏畏缩缩。

无论怎么说,作为学霸,王小明考试还是很认真的。

几天后,还浑浑噩噩的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乔御的邮件。

邮件上说,他是这次考试中分数最好的考生。决定让他当寻安制药那边实验小组的组长,负责在乔御不在的时候统筹兼顾实验进程,并参与研究。

换句话说,他从可有可无、随时可以替代的实验室小透明,变成了暂时不能替代的小头目。虽然工资没有任何变化,但王小明还是头一次,感觉到这种被器重的感觉!

而这份器重不用靠着给教授拍马屁,只要像还在学生时代一样,好好学习就能换来。

他咸鱼许久的人生忽然被点燃了。

王小明想对张教授和乔御说自己不会辜负他们期待的,但是想来觉得过于刻意,只能把这份感动压在心里,换成行动。

周一去实验室的时候,王小明敏锐地发现,实验室里少了两个熟悉的面孔,齐思程也在其中。

但他什么也没问,反而有种“早该如此”的感觉……

上午九点,乔御把所有人叫到了一块。

“今天统一安排任务。”乔御坐在最上方,垂下眼眸,“虽然是两个实验室,但是如今我们都有相同的目标。所以今后每半个月开会一次,互相交流研究情况。”

就像是中餐厨师未必会做欧洲菜,实验室里也不会有面面俱到的研究员。

这种时候,学习和交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要不然世界上也不至于天天都有学术讨论会。

“燕京大学的实验室这边,做造血干细胞再生能力关键蛋白的研究。洛杉矶大学去年发表了论文,说发现了一种叫GPI-80的表面蛋白可能对人类发育过程中造血干细胞的自我复制有促进作用,我需要你们根据标记HSC(造血干细胞)发育和PSC分化的不同阶段。”

“寻安生物制药这边,负责绘制造血干细胞扩增组织的3D转录组图谱。”乔御把另一份资料,递给了左手边的王小明,“现在对HSC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特定细胞群体或关键因子的‘平面化’解析,缺乏全面立体化的分析。实验室内的仪器也足够进行基因转录测序。”

“另外,实验室内还有一台冷冻电镜,在完成试验后,可以写书面申请,借用器材。”

底下人听的目不转睛,不少人都掏出了纸和笔,记录关键讯息,企图获得更多灵感。

乔御一口气说了很久,久到矿泉水瓶子都空了。

而王小明的笔记,也从第一页写到了第三页。

想要绘制HSC的基因转录图组,绝对不是找个造血组织放进仪器里照照就能出来的轻松活。

全世界这么多种动物,选哪一个才能获取造血组织,且和人类的造血组织接近?

转录组测序方法那么多种,哪一种才能尽可能的减少误差?

造血干细胞特征基因、细胞状态与细胞分化的关系又处于动态水平,在HSC什么状态,才能完成这项测序?

王小明整理了半天,没什么头绪。

最后,乔御道:“如果没什么问题,那今天下午就开始吧。王小明留下,我把实验室备用门卡给你。”

-

当天,王小明吃完饭,就兴致冲冲地到了实验室。

寻安生物制药的实验室比学校内的基因实验室气派许多。

王小明的状态,和当初张开伟的状态如出一辙。一举一动小心翼翼,就怕把昂贵的器材磕着了。

他记录完各个器材、材料的数目,在半个小时后,遇到了第一个上班打卡的人。

这是通过招聘来的研究员,叫许茹,刚从复日大学硕士毕业。

两个人都是社恐,好在聊聊论文和导师,顿时有了共同语言,倒也不算尴尬。

两点,是规定的上班时间。2号实验室内五名科研狗全部准备就绪,整装待发。

科研狗们左顾右盼,等了半天也没等来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