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密信来源, 现下已很难查清。元莞是否是先帝血脉,此事一直很难查清,废帝之后, 谣言不断, 然废帝自己从不去查, 任凭今上将自己拉下皇位。且当初有太后证实, 自然就成了真。

本就是谣言的事, 在这个时候被掀上台面,临安城内势必会引起恐慌。

这些且不说, 若被揭开, 光是今上就饶不了他。

此事非同小可,干系太大,姑侄成亲,岂非是乱了道理伦理,哪里是昏聩之举。

烫手的山芋落在手里,他又将门房调来,问其相貌,迅速去找人。

眼下不知真假, 但不能就此放过, 他有责任督促君上行事周全。

府上小厮秘密去找, 偌大的临安城内找一人, 也非一事,凭一府之力,如何能迅速找到。

找了两日后, 毫无音讯, 就像石牛入海,手中的密信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般, 根本没有人传递。

眼看着中书拟的婚期被皇帝采用,他忍不住去找上官彧。

苏闻老奸巨猾,周晋又是谄媚之人,他都不能相信,唯有正直的上官彧或可一信。苏闻亲身经历废帝一事,肯定不会信他。

朝后找到上官彧,两人一阵往政事堂而去,脚步匆匆。

落后几步的周晋看着两人亲密胜过往日,不觉嘀咕,伸手就拉着一旁的苏闻:“苏相,可觉得那二人有些怪异,不对付的两人怎地成了朋友?”

苏闻也注意到两人,表面装作不在意:“这得去问他二人,我如何知晓,不过倒是要劝劝周相,心思要正些,莫要总盯着不现实的小事。”

周晋得了没趣,想了想,将消息转头告诉元莞,御史中丞一直盯着元莞不放,贸然拉着上官彧,也不会有甚好事。

雨后几日,变得愈发酷热,御史台也安静下来,众人只当此事就此过去,也未曾下在意。

然宁静不过几日,街头巷尾出现今上夺亲侄女帝位的话,毫无征兆地传遍临安城。

皇城司迅速去查,御史中丞却蓦地慌了神,寻到上官彧不管不顾道:“你、你怎地先沉不住气,闹得天下都知,此事就难办了。”

上官彧手中捧着地方来的文书,闻言回道:“不是中丞所为吗?”

中丞脸色青白交加,道:“我所为、相爷是要将脏水往我身上泼了?”

“此事是你寻我,我令你稍安勿躁,眼下外间满是谣言,中丞又一直反对此事,难不成还有第三人?”上官彧不紧不慢地将文书放下,起身去将屋门关好。

“我若会这么做,还找你商议做甚,你该知我并非是愚蠢之人,就算闹得天下皆知,也要有证据,如今你我空有一纸密信,散布谣言,是灭门之举。”

御史中丞终于开始慌,反观上官彧面露沉静,从容道:“从大人接下那封密信开始,就已入局,眼下风声渐起,皇城司必然查到大人收过密信,又令人去找送信之人,唯有你一人知晓这等大事,今上怪罪,先拿你是问。”

“这、竟有如此歹毒之人,我、那人想害死我……”

中丞显然慌了神,细细去想,这件事确实蹊跷很大,他几乎不敢去想,今上虽仁慈,可这等大事,哪里会轻拿轻放下。

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对着上官彧揖礼:“相爷可得为我作证。”

上官彧沉默不言,急得他原地打转,接连叹气。

最后上官彧才道:“不如中丞像陛下去告罪,便道未曾来得及上禀陛下,死咬着不知谣言之事。”

“也唯有此法了。”中丞浑身冰冷,牢狱之灾是避免不了,就看陛下是否信他。

之前立后一事,就差没有以死逼迫皇帝,皇帝还会饶他?

两人一道去垂拱殿见皇帝,孤鹜守在外间,见到二人同行,笑着拦下:“两位大人止步,陛下不得空见二位。”

“何时有空?”上官彧扫了一眼略带慌张的御史中丞。

孤鹜回道:“实不相瞒,陛下去了皇城司。”

御史中丞一颗心掉到冰潭深处,凉得彻彻底底,拉着孤鹜道:“陛下从不踏入皇城司,今日是因为何事?”

“外间传言,陛下恼了,就亲自去看看,具体就不知了,您二位是等还是明日再来?”孤鹜劝问?

上官彧转身就走,未曾多言,急得御史中丞跺脚跟了上去:“相爷这就走了?”

“陛下去过皇城司,必会来请大人,到时我再来。”

御史中丞急得想拉着他,等到陛下先开口,他就晚了,快走几步将人拉下,果断道:“去皇城司。”

两人急急去了皇城司,孤鹜才折转脚步去了延福宫,元莞坐在池塘边钓鱼,半晌没有动静。

孤鹜一去,周围的鱼都跟着不见了,她恼道:“你脚步轻些,成不成?”

“您别管鱼了,外面变天了。”

“还是那些事?”元莞侧身望他,将鱼竿递给宫人,接过帕子擦了擦手,不在意道:“这些事都闹了多久,就让他们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