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5页)
他想学文,可心底好像还是有一丝丝不甘,但他又不愿意学理,好像选择了理科,就是向他粗暴的父亲妥协了。
他这些犹豫其实很没有必要,王爸爸根本没给他选择的机会。
他听人说,文科都是理科学不好的孩子才选,理科学不好就是因为笨。
他儿子哪怕不是天才了,也不能去读文科,他直接就做了决定,读理。
“这可能是我唯一感激他的事,感谢他的选择,让我遇到了李老师。”王不凡提起李老师的时候,眼底不自觉就带上了笑。
李老师曾经是个数学家,可这个行业并不像医生或者律师一样越老越吃香,很多优秀卓越的成果,都是数学家们年富力强的时候做出的。
当人老去,思维会开始变慢,不可避免的影响他们的研究。
当发现自己的研究进度开始长时间停滞不前,李老师婉拒了研究单位的挽留,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一名高中老师。
因为时代原因,他开始从事数学研究时年纪已经不小了,这是他一个遗憾,便想培养几个有天赋的孩子,为数学这一领域输送一些新鲜血液。
王不凡是他发现的沧海遗珠,哪怕他沉寂多年,可他在数学方面出色的天赋,依旧让李老师发现了这个差点儿被扼杀的天才。
李老师惊喜不已,但他是个成熟的成年人,他经历过很多事,王不凡的状态显然不太对劲。
他没有急着去找他,也没有逼着王不凡学数学,他慢慢观察他,靠近他,却也不逼问他遭遇了什么。
他偶尔会拿一些有意思的数学题给王不凡解,经常鼓励他,请他帮忙做一些小事,做完后借口感谢给他一些报酬,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可能只是一颗苹果,一袋糖,一瓶牛奶。
当他们渐渐熟悉起来,王不凡终于愿意同他交流后,李老师就经常找他聊天,说自己曾经的经历,研究中的一些乌龙,依旧在从事数学研究的老伙伴等等。
他也讲生活中的趣事,他跟王不凡说他家门口卖水果的摊贩喊:“橘子两块钱三斤三块钱四斤四块钱五斤”,大家都买四块钱五斤的,他也跟着买,回头才发现不对劲,数学白学了,没脸说自己是数学家。
王不凡听得入神,转念一想,被逗笑了。
王不凡从没接触过这样的人,像父亲像老师也像朋友,他越来越喜欢跟李老师相处,李老师给他出的数学题,他也不再排斥,只一心想早点解出来,好听见李老师的夸奖。
“后来,老师跟我说,不凡啊,学习其实是件很私密的事,它是你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学习,那只该是你想学,它能带给你快乐,让你觉得充实,而不是为了某一个人去学。”
王不凡把李老师的话记得清清楚楚,他的好记性在这方面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实我一开始,并不理解老师的话,但我知道,他是希望我能好好学习的,所以我就努力去学。然后我发现,我想学好,并不是件困难的事。”
阮北:“……”虽然但是,学长你这句话真的好气人。
“不过在李老师的带领下,我确实慢慢感受到学习都快乐,尤其是数学,好像小时候那些在脑海中不断计算的有趣,又回来了。”
“那两年我过得真的很开心,不管在家里怎么样,但是在学校,我每天都能见到李老师,每次拿到他给我的新的数学题,都会迫不及待想下笔去解开它。”
“我从来没有这么喜欢过上学,也从没有这么坚定的拥有一个梦想,我想成为一个数学家,成为像李老师一样的人。”
可他的梦想再一次被他所谓的亲生父母摔碎了。
高考他的父母没有管他,是李老师给他送的考。
他早就学乖了,平时需要拿成绩回家的测试,都会考很低的分,不在他身上留希望,就不会关注他。
可他有梦想要实现,他想去最好的大学学数学,所以高考他拼尽了全力,他拿了高考状元。
“我想学数学,可他们让我报金融。”
王不凡声音无比冷漠,阮北背后沁出一层冷汗,他想起秦固说的,王不凡就是在志愿填报后跳楼自杀,难道这就是矛盾所在?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王不凡死咬了不松口。
那时候他无比庆幸,学校开了机房给他们用,拿不定主意的学生可以带父母一起去学校,跟老师商量后,在学校填报志愿。
否则家里电脑他碰都碰不到,更别说填志愿。
他忍着伤去学校,爆热的盛夏,汗水从伤处流过,像有细针刮过,疼得他暗暗吸气。
自从他不再是天才,成绩越来越差,年纪越来越大后,父母打他也不在局限于屁股,有时候气急了,直接就一巴掌扇脑袋上。
反正这也不再是金贵的天才的大脑了,也不是骨头软嫩的小孩子,打两下,打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