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故国神游(66)三合一

对于这样的弘晓,大事没法交给他办的。

但人嘛,总有可用的地方。比如,在路政署开设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得有个专门的文化审批衙门,比如自从每日一刊之后,好些人从中嗅到了机会,也想弄个不那么严肃的。咱不谈政事,只谈风月的那种刊物行不行?

还真行!有人自己找人写,然后自己刊印,有诙谐的,有尺度比较大的,反正就是有兴趣看的,就来买。意外的还都卖的不错。

这么栋喜混乱起来,那肯定不行,没有监管哪里行呢?

乾隆对别的方面不是太在意,别人提点啥想法他八成得不乐意。但若是能更好的把控文人的动向,那他是十分乐意的。这事只要提一句就能过,像是哪个文人想出书了,那就先找相关的衙门那边审批去。给你登记造册,之后你的书才能刊印。完了之后卖出去才不是非法的。

如今不是修书吗?把能找到的书都给排号,将来查起来也好查一些。

四爷管这个叫文管署。

他这么一说,十四就闭嘴了,觉得他四哥果然还是比较心疼十三家的孩子。瞧瞧,文管署一听就跟路政署事同级别的衙门。路政署那真是劳心劳力累的吼吼的,找银子找人死盯着就怕出岔子。可文管署呢?坐在那里,等着下面的衙门把需要审批的东西送上来,然后坐在那里看看,行就行,不行就说哪里不行。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就是审的严格一些,这也是为大清好。便是出了事了,一两本书,能是什么大事?难道弘晓傻到会放一些对大清不利的书出去。所以啊,只要不跳出这个框子,就不会有大祸。

这个差事级别高,差事轻松,但说起来未必不看中。毕竟这种言论的管控,非信臣不可托付。

他顿时就有点酸溜溜的,“四哥就是偏老十三。”

四爷能气死,就你家那儿子孙子,叫干这个活,他们坐的住不?一天天的,跟撤了嚼头的马驹子似得,就没有他们祸祸不到的地方。他抬眼了十四,“那把弘晓换下来叫弘暟去?”

弘暟去不了!

十四的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似得,这小子性子有点大而化之,压根就不是干那个的料。

看吧!四爷白了他一眼,这才道:“明年开春,叫弘暟去南边,橡胶园得建起来,这事非常要紧。叫弘暟跟弘晗一道儿去,这事要是办的好了,给一个铁帽子爵位都当得。”

铁帽子吗?

十四心里一喜,嘿嘿知笑。这差事要紧,但也很辛苦。得沿着南边一条线横跨几个省,自家四哥的意思,那橡胶只有在这些地方才能活。不过要是给了铁帽子,辛苦些就辛苦些吧。到底是亲哥呀。

十四心里满意了,又欠欠的瞟向十六。

十六心说,看我干嘛!你家铁帽子我还未必真在乎,我的宝也不是押在四哥身上的,这个你这不懂。你就是同胞亲弟弟,你也未必有我知道的东西多,所以嘚瑟个啥嘛!再者说了,他的儿子其实不多,大的弘明今年也就三十五六的样儿,倒是正在壮年。剩下的都还小,暂时能当大用的也就弘明。不过自家知道自家事,弘明能干啥?这几个活儿着小子干不了,他这个阿玛都瞧不过眼的。

四爷却道,“弘明要去盛京,田亩、土地,移民,都需要有人盯着。尤其是那里是关外,更是要慎之又慎。”

把龙兴之地托付给十六家的,这个信重不小了吧。

得!剩下的不用问了,四哥面上说不知道这些孩子怎么安置,征求他们的意见,但其实每个人在他心里都有安排的。百废待兴的意思就是,无论做什么都容易干出模样来。

因着因材而用,几个人都没有意见,说起皇家银行和商行的事了。

十六愿意挑头,就在上面看着,但具体的事情得有人跑。四爷问说:“永璧和肃英额如何?”

永璧是四爷的亲孙子,弘昼的嫡长子,这属于嫡系中的嫡系,谁能说不好?

至于肃英额,这小子谨慎少言,讷言的样子一点也不像是老八。但要是做严谨的活儿,倒是把好手。地位不高不低,但却有恩宠。都知道他在老圣人身边有脸面,其实就把身份上的短板给补齐了。

因此,这个人选是可以的。

十四就插话说:“如果肃英额在银行,弘旺就不能去商行。”

这真是好心,别人不好说的好他直接就往出端。这不是对老八心存芥蒂,而是有些东西就得回避。

“弘旺去商行?”四爷其实之前压根就没这么想。弘旺要去商行,乾隆首先信不过,他跟肃英额这种晚一辈的还不一样。弘旺是知道当年老八的显赫的。再则,弘旺这些年经历的多,这小子脑子里弯弯绕也多,顾忌也少。派他一个人吧,不合适。再多派几个人吧,说实话,几个人加起来动脑子也未必赢的过他。所以,这小子最好用又最不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