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睡猪么儿(第2/2页)

李婶还想一半一半的来,但他只肯要三成。

贺邵承不说话,很安静的陪在陆云泽身边。

李婶子怎么说都没能让陆云泽让步,最后只能一边叹气一边把两个孩子留下来吃饭,不断的把肉往他们碗里夹。吃完了饭,两个人出去走了一圈,沿着稻田慢慢的散步。陆云泽终于得了一点悠闲,蹲在田埂上揪了两根狗尾巴草,和贺邵承一人叼着一根。他背对着太阳蹲着的,身上热乎乎的,但脸好歹是没再晒伤。

第二天,凌晨四点,他们又坐上了供销社的电三轮,往平县里头去了。

这一次陆云泽只带了十块钱在身上,其他的一律没有,比上次赶集卖鞋轻松多了。这回电三轮是直接到的供销社,他们一起和叔叔道了谢,接着就一起往热闹的地方凑。90年路边小摊子可不少,尤其到居民楼多的地方,几乎是熙熙攘攘聚了一排。虽然才早上五点,这些早餐摊子也都开始忙碌了,要么在揉面,要么在调馅。需要炸的麻团、油条什么则已经下了锅,一边泛起沸腾的白沫,一边鼓胀成型,放在一旁晾凉滤油。

陆云泽觉得肚子饿了,拿了五毛钱出来买了四根油条,两个韭菜饼,两袋子豆浆。都装在塑料袋里,和贺邵承一边走一边吃。

他们想好了要去政府大院,不过先路过的却是一个国营厂,做轻工机械的,是本地很有名的大产业。现在国营厂还没到风雨飘摇的时候,所有进了厂子的工人都生活安稳的很,觉得是抱了个铁饭碗在怀里。普通工人工资低一些,四十块一个月,但如果是技术工或者大学生,那工资就能有六七十了。这会儿还早,厂子门口摊头都摆起来了,不过工人还都没来呢。陆云泽有意看一下这边的生意情况,就和贺邵承一起坐在了路边的石墩上,一边吃一边观察。

他胃口小一点,一根油条一块饼就好了,分了一根油条给贺邵承吃。豆浆这会儿还少见杯装的,都是塑料袋装着的,只要五分钱。他咬了一个小口子,接着就开始喝,眼睛却是一直在厂子门口的摊贩那边瞧。

“有人了……”

六点多,工人开始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虽然不少人都会在家里吃早饭,但选择买一份拿在手里吃的也不少。油条、豆浆、韭菜饼、糯米饭团是卖的最好的,便宜又顶饱。鸡蛋饼、小笼汤包、小馄饨也不错,边上还搭了两张塑料折叠桌,给他们坐下来吃早饭。陆云泽观察的不止是生意情况,他还仔细的看了那些小摊的包装——因为都是便宜实惠的早点,也没什么花哨的内容,都只是塑料袋和泡沫盒罢了。

他想着自己那些虾饺,觉得应该去买点更体面的餐盒才行。

工厂应该是七点半开工,到七点的时候,人流量已经格外的大了,不断有自行车骑过来,停在摊子边上买点东西再骑走。生意最好的是一对夫妻,摊子上什么都有,忙得嗓子都哑了,收钱的罐子里更是不断的落入硬币。其他的大多也不错,但唯独一个老头,推了个铁推车,在边上少有人问津。

陆云泽眨了眨眼,侧过头和贺邵承小声商量了一下。

他们需要一个推车。

本来想着是去小商品市场看的,但此时或许有了别的办法。

那老头是卖蒸米糕的,推车里头刚好一个蒸笼,不大,和小笼包的蒸笼一样。他那米糕做的也很容易,碾碎了的米粉和着白糖,压到模具里上去蒸就成。如果有人要,他就把最顶上的拿下来,从模具里敲出两块方方正正的米糕,装在塑料袋里递给对方。

陆云泽也见过这样的点心,当初在上海陪姥爷在医院看病时,医院边上就有不少。但花样就比这个老头做的多多了——不仅有紫薯的,香芋的,红豆的……里面还塞了馅料,又好看又好吃。

“贺邵承……你说他卖了多少了?”

“从我们到这里,只卖了十六份。”贺邵承的目光并没有只停留在这一个摊位上,他依旧看着其他的人,默默的计算着所有的人数,“生意最好的那对夫妻有三百多个客人,不少都拿了好几样走的……其他的摊位也起码有七八十个。”

同样是做早点摊子,生意差距格外的大。

陆云泽点了点头,下意识的又吸了一口手里的豆浆袋子,不过里面已经空了,什么都没吸出来。

“我们等会儿去问问他租不租推车。”

贺邵承“嗯”了一声,看了一眼大楼给他们遮挡的阴影,确定一段时间内还不会有太阳直直的照过来,才继续坐着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