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年代文女主的前嫂子(第2/2页)
先前知青多的时候,还会争夺厨房,也有人买个小锅,用石头搭建一个简易的灶台。
但眼下却不用了,知青点只剩下他们三个。
不过阿瑶之所以会买个砂锅回来,图的是方便,因为知青点的铁锅有些大,又是砌在黄泥里,搬动不得,因此做饭刷锅都很费劲。
吃了晚饭,阿瑶便翻开了淘回来的课本,共五本,都是高中的课本,两本数学两本语文还有一本思想品德。简单的翻了一遍,知识点并不算难,若是两年后的高考,是这种程度的话,要表示自己并不是很担心。
不过这个时代太过于特殊,可能随时都会有变化,她还是不能太过于放松,以后又机会了还是应该多找点资料课本才行。
……
又是一年冬。
外头是冰天雪地,屋子里却很暖和,阿瑶时不时的往火盆里扔下几个玉米芯,这是秋季收货玉米后,特意留下并且晒干存储起来的,不管是平日里烧火做饭还是冬日取暖,都极为的方便。
阿瑶翻看着手中的课本,高考明年高考就会恢复,她现在每天放到学习上的时间也多了一些,尤其是像这样的冬日,地里也没了活计,整村的人都开始猫冬,便有了大把大把空闲时间。
其实这种鸡犬相闻的乡村生活还真的挺不错的,但绝对不适合自己,这一点,阿瑶很清楚。
从腊月开始,村子里不少人都开始置办年货。
重头戏自然是分猪肉。
腊八过后没几日就是杀猪的日子,除却要上交给公社那边的数目,剩下的都会分给村民。
古柳村今年的猪养的不错,白白胖胖,每个都有将近两百斤,杀猪这一日,即便是严寒也挡不住的热闹。
小孩子更是围着团团跑,还有迫不及待的问,什么时候能吃?
知青点今年是越发的冷清了,如今只剩下阿瑶和胡荣两个人,张军在今年夏天,家里人帮着走了关系已经回城去了。
这让阿瑶充分的意识到,政策真的是变了,要知道张军的家虽然是在S市,但他家里并不是什么有钱人家,父母也只是一般的工人,既然都能想法子让张军回去。
可见政策比之几年前,宽松的不是一点点。
其实政策要变,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早已经有了痕迹,像是古柳村已经有三年都没有新知青过来。要知道,几年前,就像是阿瑶如今单独住的屋子,最多的时候住了十个知青,即便是这样挤,知青点也都住不下,只能借住到老乡家里去。
但现在知青点只剩下要和胡荣两个人。
房子都空了下来,看着还颇有些萧条的意味。
阿瑶自从把武功拾起来后,虽然没有内力,但手头上却更麻利了,干活有时候比男人都要麻利,工分高,分的肉也多,足有六斤六两,倒是个顶吉利的数字,看得人羡慕不已。
大概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这一年上门给她说亲的人也越来越多。
‘咚咚’的敲门声响起。
阿瑶看着砂锅里已经开始浓白的骨头汤,撒下了一把葱花,这才起身开门。
是胡荣。
“有事吗?”
胡荣笑着问道:“今日赵家办喜事,何同志你……”
他的话虽然没有说完,但阿瑶已经懂了。
大方的摇了摇头说:“我没受到邀请,自是不回去。”要结婚的是男主赵建军和女主汪美玉,赵建军是工人,汪美玉又是大队长的女儿,因此他们结婚,邀请了大半的村民参加。
当然,这其中并不会包括阿瑶。
这一年多来,随着赵建军的回来,伤好后又成了吃香的工人,赵家的日子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手头明显是宽裕起来。
过来给赵家兄弟说媒的人也多了起来,她还记得,就在去年秋收前后吧。
几次见到赵母,她都趾高气扬的看着阿瑶,甚至故意大声讨论,又有谁过来给她儿子说媒了。人家姑娘怎么怎么好?顺带着再讽刺一下某人的有眼无珠。
嗯,某人大概指的就是阿瑶。
阿瑶从来都不是肯吃亏的主儿,所以很快她就以牙还牙的说了回去,当然也不会指名点姓,而且她的话比赵母更加犀利些。
每次都能气的赵母脸通红。
几次下来,赵母也不敢当着阿瑶的面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