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2008年·北京

私家车单双号出行的政策自奥运开幕式前就正式实行,这让白天的三环路畅行无阻。徐明海把郑小军送到他家小区门口,然后一松手刹准备离开。

“哥。”郑小军站在车门外喊他。

徐明海点了脚刹车,侧头问:“啊?”

“没事儿,我是想跟你说,”郑小军挠了挠头,“你别老成天心事重重的,我瞅着都替你难受。咱得往积极的方面想不是?或许……他明儿自己个儿就蹦出来了。常言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徐明海心头一酸,嘴上却笑着说:“别操心大人的事儿了,快回去写作业吧。”

郑小军挥了挥手,哒哒哒地跑走了。徐明海看着对方年轻的背影不由得感慨,小屁孩儿安慰起人来还一套一套的。

郑小军是徐明海两年前才认识的。有一次他去动批办事,正好赶上自己档口上一个小姑娘肚子疼。徐明海于是赶紧让她回去休息。

“我走了,摊儿怎么办?”小姑娘挺敬业。

“嗨,我盯会儿不得了吗?3点关门儿,也没几个小时了。”

“您一大老板,多不合适啊。”

“得了吧,”徐明海笑着轰人,“脸都白了,打车走,车费算我的。”

小姑娘谢过自己英俊帅气又热心肠的老板,捂着肚子走了。

多少年没自己上手练过摊儿了。徐明海看着周围堆得满满当当的货,想起12年前某个大雨滂沱的午后,有个人贴在自己耳朵边上,低低哑哑地问他知不知道套儿怎么用。

就在徐明海低头沉浸在往事里的时候,忽听有人问:“哎,老板。这牛仔裤怎么拿?”

哪有做买卖的快关门了才跑动批的?徐明海都懒得揭穿这帮精神批发商。他抬起头来直接报了个零售的价格:“120。”

谁知对方听了也不侃价,呵呵傻乐了半天才说:“老板,你可真帅。”

徐明海:“……”

“哥,你完全是我的菜,咱俩能试试吗?”

徐明海不由得感叹社会真是进步了。搁自己年轻那会儿,“同性恋”这仨字比抢劫放火还让人唯恐避之不及。可如今,眼前的半大孩子竟然光明正大地向一个陌生人提出这种要求?什么谁是谁的菜?当这儿是饭馆啊?

徐明海一抬手:“滚。”

可当时这位才上高二的90后郑小军非但没滚,反而厚着脸皮缠上了70后的徐老板。

其实,也不是完全躲不开。可对方这股子天不怕地不怕的韧劲儿让徐明海想到了果子,甚至想到了不知是不是还在新西兰放羊的小烨子。抑或是说,郑小军让徐明海想起了他们呼啸而过的青春岁月。

就像母校对面那棵洋槐,每年都能开出雪白的花朵。这世上永远都不缺勇猛少年,奋不顾身。但他的果子,从始至终,就那一个。

所以,他干脆拿郑小军当成一个缺心少肺的傻弟弟。看他谈起恋爱来就“哈哈哈”一阵,失恋了又“哇哇哇”一阵,还挺有意思。

晚上回到家,徐明海和爹妈一起吃饭。李艳东和徐勇这些年眼瞅着老了,但身体还都不错。

“今儿钱大妈来电话了,”李艳东给徐明海加菜,“她说区政府打算把咱胡同那块儿划成’文化街’。公家出钱,恢复到民国时期老北京那样儿。等弄好了,原来的居民可以搬回去住。不想搬回来的,也可以租出去让别人做买卖。”

徐明海愣了一下:“真能搬回去?”

“听说是能,”李艳东说,“就是时间上没谱儿。我估摸着,至少得再有个两三年。”

话说,大杂院放出风儿来要拆迁那年,正是徐明海最难的时候。为了他那20个摊儿,欠下一屁股的外债,睁开眼就满世界找钱去。

可饶是这样,徐明海就是死活不同意拿了拆迁款拍屁股走人。徐明海害怕。他怕自己走了,院子拆了,胡同没了,果子回来找不着家。

李艳东知道儿子的心思。于是,这个盼了半辈子能住上楼房的女人,愣是在居委会来动员腾房的时候,蹿上了屋顶,然后扯着脖子喊开发商敢动手拆,自己就敢往下跳。看得所有人傻眼。

不过,胡同里的街坊都认为徐家这么做,无非是为了多讹些拆迁款罢了。有人觉得应该这么闹,有人则觉得这事儿办得不地道。

最后,居委会的钱大妈都跑来给李艳东跪下了,哭着说临死前想过上几天不用倒尿盆的日子,求徐明海一家子差不多得了。

总之,当时的场面非常狗血,也非常悲情。芸芸众生,大都是无权无势的平头百姓,谁不想过得舒心点儿?徐明海想,他们的幸福不该被自己的私心拖垮。所以最终,徐家还是在拆迁同意书上签了字。

只是后来开发商掉链子的事儿,完全是意料之外。纸鸢胡同的居民集体上诉,官司倒是打赢了,可各家儿也被拆得七零八落,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