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1章 赵祯的郁闷(第2/4页)
赵祯在朝里朝外,已经表现的足够霸道了。
但是在面对这些忠臣贤良的时候,依旧有深深的无力感。
别说是赵祯了,就算是被誉为天可汗的李世民,在面对如此不畏生死,一心为公的臣子的时候,也会生出无力感。
王霸之道在他们身上根本不起作用。
你敢杀,他们就敢死。
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死不死,只在乎死了以后,皇帝会不会将他们的话听进去。
“多谢官家厚爱……”
蔡齐再次深深一礼。
赵祯无力的挥了一下衣袖,“散了吧……蔡爱卿回府以后好好歇息,朕的赏赐随后会送到府上……王爱卿去一趟户部和工部,让他们加紧筹备交趾要的东西……四哥留下……”
王曾和蔡齐施了一礼,退出了资事堂。
唯独剩下了寇季留在了堂中。
赵祯背负双手,站在座椅前,幽幽地问道:“四哥,朕是不是个昏君?”
寇季疑问道:“官家何出此言?”
赵祯感叹道:“偌大的朝堂,连个忠臣贤良都留不下,朕难道不是昏君?”
寇季正色道:“朝堂上留不下忠臣贤良,有两个原因。”
赵祯做出了聆听状。
寇季继续道:“其一是朝堂上尽是奸佞,根本容不下贤良。其二是国朝兴盛,贤良们愿意奔波在国朝的任何一个角落,为朝廷出力,不愿意留在朝堂上。
前者是昏君治下的朝堂,后者是明君治下的国朝。
蔡相愿意为朝廷出力,不惜以身许国。
可见官家乃是明君。”
赵祯疑问道:“朕是明君?”
寇季笑着道:“官家不妨派人去民间打听打听,看看民间百姓是不是都在称赞官家。”
赵祯迟疑了一下,摇头苦笑道:“朕不做那没脸没皮的事。”
寇季哈哈笑道:“如今民间百姓人人称赞官家是圣明天子,但凡是有人敢说官家一句坏话,立马就会被其他百姓唾骂。
可见官家的圣明已经深入人心。
特别是官家此前在汴京城城头上向百姓们许诺,随后又为了百姓们诛了大理,已经被传为一段佳话,在民间广为传播。
以往,我大宋百姓见到西边、北边、东边过来的人,说话总是底气不足。
如今看到了那些地方来的人,那个不是把腰杆子挺的直直的。”
赵祯跟着笑了,“朕也听说过此事。年前的时候黑汗国派人来觐见,在州桥上跟百姓起了冲突。
三个使节,差点没被百姓打死。
若不是州桥边上的巡所的捕卒即使出现,他们恐怕会被百姓撕的粉碎。
此事闹到了开封府以后,开封府判官略微向着那三个使节说了几句话,差点没被百姓们用唾沫星子给淹死。
一个个直骂开封府判官收了黑钱,居然向着外人说话。
开封府权知府找朕诉说此事的时候,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说到此处,赵祯一脸感慨的道:“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前外使到了我大宋,只有欺负我大宋百姓的份儿。
我大宋百姓是敢怒不敢言。
萧燕燕那个老女人没死之前,派人出使我大宋,在汴京城里,那叫一个跋扈。
害人的事情一件没少做,偏偏父皇还护着他们。
现在,这江山朕作主,谁敢欺负朕的百姓,朕不仅不会护着他,还会让人弄死他们全家。”
寇季毫不犹豫的道:“官家威武……”
赵祯有点放飞自我,他在听到了寇季此话以后,不知可否的摇头一笑,“这种话,朕不喜欢听,朕的皇祖父听了一辈子,也没见威武到哪儿去。”
寇季笑着道:“臣只是想告诉官家,官家治下的大宋,如今正在大踏步的向盛世迈进。官家确确实实是个明君。”
赵祯感慨道:“明君也好,昏君也罢,朕眼看着贤良离朕而去,心里总是不痛快。”
说到此后,他向寇季坦言道:“从朕登基到如今,所用的重臣,不是朕的父皇留下来的,就是朕大娘娘留下来的。
朕自己擢升起来的重臣,只有你和蔡齐。
所以蔡齐离开,朕舍不得。
虽然他有些古板,但是他做事真对朕的脾气。”
寇季感叹道:“人各有志,蔡相看到了我大宋以后离不开交趾,所以他情愿舍弃了相位,也要去交趾。
官家应该为有如此良臣庆幸才对。
再说了,臣子不是只有在汴京城才能做事,出了汴京城,一样能做事。
李迪耗费了十数年,将一个贫瘠的河西,治理成了一个西域明珠,就是明证。”
赵祯迟疑了一下,点着头到:“前些日子你在忙交趾的事宜,并没有关注李迪的奏疏。李迪在收到了朝廷分派给他的官员以后,又想朝廷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