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开宴(第2/4页)
离星期六没几天,第二天赵单识特地起了个大早,带着徒弟去菜地里摘菜,摘完菜后,他们跟车去县城,赵单识带徒弟去县城里看看原料。
猪肉的事情不用操心,赵明智会弄好。
办宴席用的鸡鸭鱼就得赵单识带着徒弟们去把关。
做好菜,首先得把原料弄好,如果原料不新鲜或者不地道,手艺再好,也弄不出这个味来。
赵单识他们时常到县城里,对附近几个市场很熟悉,哪家的肉好,哪家的菜好,他们心里大概有点底,星期六做菜需要用的菜比较多,他们得提前过来定好。
赵单识逛了一圈,开始下订单。
“黄阿姨,就要这个本地鸡,统一要这个品质,大概三斤到四斤重一只,你先给我来五十只,另外再备上二十只,我可能随时追加数量。”
对面四十几岁的瘦高女人利索点头应下,“没问题,保准到时候给你弄得妥妥当当。星期六那天是早上五六点前要吧?”
“早上六点前你们送来我们村子里,一定要那天现杀,鸡处理干净,鸡杂也要一并送过来。这是五百块钱,我先给定金。”
黄阿姨写了个收据递给他,“行,我们知道了,星期六那天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赵单识订好鸡又去订鱼,市场里有好几家卖山塘鱼,虽然价格高一点,但是比饲料鱼好吃得多。还有几家卖水库鱼,水库鱼的价格跟饲料鱼差不多,但是品质比较不稳定,有些大有些小,哪天有卖哪天没卖,老板自己也不太清楚。
赵单识去订了一百条一斤半到两斤山塘产的花鲢,打算到时候做水煮鱼。
剩下的酸菜等也要提前订。
刘二华三个跟在赵单识后面,可算长见识了,他们第一次知道分辨原料好不好的方法,原来有那么多。
赵明台眼里带着惊叹,“师父,原来这个原料的产地,对品质也有影响啊?不就是这个镇和隔壁镇的事吗?”
赵单识看他一眼,解释道:“海拔、降水、昼夜温差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作物的品质,大多数人吃不出来这些作物的细微差别,不过吃得出来,嘴巴灵的人也有不少,你们学本事就要好好学,尽量保证菜品的完美。”
赵单识带他们穿行在菜市场内,“别说葱姜蒜等这些比较大的配菜,就是一颗生姜,一颗八角,这些小香料都会影响菜的品质,尤其这些香料味道十分浓郁,要是有一点不对,做成菜后就会扩大到十分,所以一定要慎重。”
他们逛了一上午,总算把所有菜都初步订好了。
赵单识要求徒弟们做笔记,把今天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然后把今天买的菜也都记下来,等到正式做宴席那天他会考。
刘二华几个不敢轻忽,一个两个无比认真,这两天准备菜式,几个人眼下都有青黑,都熬出黑眼圈了。
赵单识对徒弟们的态度挺满意,趁宴席还没开始,让他们加紧时间练习,把那些菜提前做几遍,免得正式做菜那天手忙脚乱。
“今天练习蒸鸡啊?”姚镜明一回到院子里就深呼吸一口香味。
今天刘二华他们练习的菜是南瓜蒸鸡。现在天气转冷,市面上的老南瓜已经不多了,不过南瓜的养分积累到现在这个地步,一个两个都十分甜,果肉厚实绵稠,不像夏天时候水分那么多。
赵单识亲手蒸了一盘鸡作为教学,他蒸出来的鸡滑嫩香甜,南瓜的清香完全成为鸡肉的衬托,一点点盐味,既没掩盖南瓜的甜味,又没让鸡肉变得寡淡,恰到好处的蒜香更是给这道菜增了不少风味。
刘二华他们几个今天第一次知道,原来蒸菜也可以放蒜蓉。
中午一道道菜端上来,四盘蒸鸡摆在那里,十分显眼。
都是蒸鸡,大家一入口就知道哪道好吃,哪道不好吃,尤其是到一模一样的菜摆在桌面对比,大家的筷子都往赵单识做的菜里面伸,在没吃完他做的蒸鸡之前,基本不光顾另外几个人做的蒸鸡。
刘二华几个看着,越看越沮丧。
勺子几人见他们这样,都有些不好意思。勺子拍拍刘二华的肩,以示安慰。
吃完饭赵单识召集他们开会做总结,让他们自己反省自己的问题。
赵明台垂头丧气,第一个举手发言,“师父,我做的鸡肉太淡了,盐没放够,所以不香,甚至还有点腥气。”
刘二华道:“我的鸡蒸老了,味道有点柴,不够滑嫩。”
赵服顺不好意思,“我蒸的鸡没蒸够时间,骨头上还有血水,菜不够熟,有食品安全隐患。”
赵单识点头,严肃说道:“你们清楚就好,做菜这种事情。从某个方面来说也是熟能生巧,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如果多了少了,味道都会变的不对劲。”
赵单识没为难他们,让他们自己下去总结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