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闯一闯,也许就成王了
就在大明皇帝朱由检别了妻儿,领着两团骑兵和两个连炮兵,踏上远征陕西之路的几天后,一个秋风凄厉的晚上,在陕西省延安府,在安塞县以北的山沟沟里,一处光秃秃的黄土坡上,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一群马寇流贼,大约一二百人。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大口如盆、蓄着乱糟糟的连鬓胡子的壮士,似乎是这群人的头目,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而他则眺望着黑夜当中闪烁着少许灯火的安塞县城。
他穿着一身白袍,头戴着一顶陕北农民常戴的白色毡帽,在黑夜当中显得特别引人注目。如走近一些仔细看,就能发现他的白袍子下还有一领连环锁子甲,在领口、袖口处,都有擦得锃亮的铁衣边角露出。一条牛皮腰带束着他的白袍铁衣,腰带上悬挂着一柄柳叶刀。他的背上还斜背着一张小稍弓和一个牛皮箭囊,箭囊里面插着十来支雕翎箭。
这位白袍铁衣的汉子似乎在等候什么人,注目凝神向着南面的县城张望。那是他家乡的县城,也是他最想要占有的宝地。自从他几个月前带着一群贩马闯江湖的好兄弟在老家安塞县城外的群山当中打出揭竿而起之后,他就一直想打进安塞县城,好好报复一下那帮欺压他这个良善的狗官和士绅,同时也好壮大一下自家这路义军的实力和威名。
可惜安塞这里自古就是边塞之地,民风彪悍自不必言,靠从军打仗发迹的军将之门也不在少数。居住在安塞县城的几家大户,都有人在隔壁榆林镇当中下级军官,家中的子弟也都能打。所以白袍汉和他的兄弟们打了几次,都没能夺下安塞。
不过延安这里的官军也奈何不了这路义军,因为自从天启七年白水县农民王二、种光道等人,因为在大旱之年还被官府催逼,而聚众起义以来,陕西一省就不断有人起义。到了如今的崇祯二年,早就是烽火遍地。如果要细算一下,光是有名有号的义军,就多达几十上百路。
而且起义的不仅是遭了天灾的饥民,陕西五镇的官军之中,也有不少士卒不堪忍受欠饷克扣和上官的欺压,闹饷、哗变、军乱不止。还不时有底层官兵背了明朝,上山下沟,加入各家义军。
这陕西的官军自己都活不下去要起义了,还哪有什么余力镇压多达几十路的义军?
而且天爷也不想绝了义军大王们的活力,天启六年、天启七年、崇祯元年、崇祯二年……连着四年天旱少雨,不仅陕西省治下的州府干旱,榆林、宁夏、固原、临洮、甘肃等五个军镇的军屯田也大片旱死!弄得军户活不下去,额兵吃不饱饭,也就是少数当官的和当家丁的还能过下去。
可是这些人才多少?能够勉强压制住所部不让造反,就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所以安塞的这股义军,一直都挺逍遥的,而且还在不断壮大。他们的首领,也就是这白衣白帽的,大名叫高迎祥魁梧汉子,有时候和手底下人说起前途出路的时候,还能宣称自家要“进则闯荡天下,闹翻了大明江山;退则啸聚山林,快活逍遥一世”呢!
可是就在形势看似大好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让还没有闯荡成王的高迎祥都有点心惊胆颤的消息——大明崇祯皇爷已经知道陕北这里有人造反了,所以他要御驾亲征,亲率十万京营大兵来陕西剿贼!
这可真是有点吓人了,御驾亲征啊!还有十万京营……陕西这边才几个反贼,哦,是义军,用得着他一个当皇帝的率兵来打?
好好在宫里住着,三宫六院伺候着不好吗?带兵打仗多辛苦啊?
高迎祥和那些过一天算一天的义军首领是不一样的,他是有点脑子的,也知道居安思危。
在听说了大明天子要御驾亲征的传言后,就立马让自己的把兄弟刘哲派去安塞县城里探听消息。
而今天晚上,就是刘哲来和高迎祥相会的日子。
就在这一片夜色笼罩下的宁静当中,一阵马蹄声从南面的山沟沟里传来了。高迎祥身边一个壮汉上前一步,低声说:“大哥,额去看看?”
这壮汉名叫黄龙,也是高迎祥的把兄弟。
高迎祥点点头,“老三,小心些!”
那壮汉应了一声,就飞也似的奔下了黄土坡,过了一会儿,这汉子的声音就从山下的沟沟里传了过来。
“大哥,是刘二哥,刘二哥回来了!”
高迎祥松了口气,也大呼道:“二弟、三弟快些上来!”
他嘴上招呼的热情,手上的防备却没有落下,已经把一口柳叶腰刀抽在手里了,手在他左右的壮士也都各执兵刃,准备火并。他们当然不是要砍了那个从安塞县城里打探消息回来的刘哲,而是要防备这个刘哲不讲义气,把大家伙出卖给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