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3页)

两人下了牛车入了城就一路忐忑。

县城门口挤满了人,县试成绩公布叫发案,每次发案都要鸣炮。发案成绩也会全部张贴。

不过却不是竖排,而是用圆式,前五十名以内为第一圈,圆圈分为内外两层,外面是前三十名,内层是第三十一至第五十名。

第二圈以此类推。

鸣炮后,百姓像疯了似地挤到布告栏前,李秀琴和林晓是姑娘家就很吃亏,不好挤在一群大老爷们堆里,就只能站在外面干瞪眼。

林晓等着心焦,就竖着耳朵听里面的人唱名。

但两人站得太远,人群吵杂,她听得迷迷糊糊,根本听不清楚。

一直等到晌午,那些看过成绩的人回去报信,人才渐渐少了。

前五十六名,就代表被取中,李秀琴和林晓就盯着前面第一圈瞧。

嗯,看了两遍,五十个名额没有林满堂的名字,在第四的位置发现刘文麟的名字。

李秀琴夸张叫道,“哎呀,这孩子考得还挺好,居然这么靠前。”

林晓也是暗暗咂舌。

李秀琴叫完,就去看第二圈,随即就是一阵狂喜,“晓晓,你快过来看看,这是不是你爹的名字?”

林晓凑过来,正要去看,李秀琴一拍巴掌,“哎呀,他这是考了七十七名呀。这第一关就给刷掉了。你爹可怎么好哟,你说他为了考试,这些日子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从来也没见他这么刻苦,这下好了,还是没通过……”

李秀琴为她男人叫屈,真的,那文言文说得就不是人话,也不是给人看的。那叫一个拗口。偏偏她男人咬牙全给背会了。

林晓盯着那圆圈,“不对啊,娘,咱爹不是五十五名吗?”

李秀琴一个咯噔,也不哭了,收了泪,“啊?五十五名?你哄我吧?”

林晓逆时针在圈上划拉一下,“是五十五没错啊。”

李秀琴抹了泪,跟女儿大眼瞪小眼,“名次不是顺时针吗?”

“逆时针。”

李秀琴还是不信,拉了正好过来看榜的书生问,“这成绩是咋看的?”

书生便给他们划了一个圈。

李秀琴乐得直拍巴掌,“哎呀,你爹真中了。他居然能中。他可就看了两天的书,之前就一直琢磨怎么做文章呢。他可真是个天才。”

林晓满脸幽怨,她今儿可算知道什么叫变脸了。

刚刚还说她爹读书有多么多么不容易,这会子又说她爹是天才。

娘,您这改口也改得太快了吧?

李秀琴却半点不觉得有什么,喜滋滋揽着女儿的肩膀,“走,快回去将这事告诉你爹,可得让他高兴高兴。”

林晓也乐了,“好。”

不管咋样,她爹努力一年多,终于有成效了。

虽然倒数第二,但是好歹考上了呀。

出了城,李秀琴就将这事告诉了林福全,他双眼瞪圆,搓着手不敢相信,“啊?真的?满堂真的中了?”

咋这么悬乎呢。村长家的三个孩子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只有一个中了童生,他二弟只学了一年多就中了?

李秀琴上了牛车,问女儿,“你说下一场,你爹考得咋样?”

林福全回头,“啊?还有下一场?”

“是啊。”林晓掰着指头算给他听,“还剩下四场。县试通过后,还要进行府试,府试通过才叫童生。要是没通过,就得重考。”

林福全一颗心唰得落下来,“啊?还有那么多场啊。那咱们还是夹着尾巴吧。”

李秀琴闻言笑了,“对。先别告诉大伙。要是没考上,传出去到底不好听。”

林满堂科举之事除了大哥和林昌盛知道,村里其他人家都不知晓。

林昌盛知道是因为具保书上要他签字。当然大庄村的里正也要签名。

上次秦知府审案,龚福海在公堂之上将里正给抖了出来,可他当时只是说林满堂没后台,也没犯什么事儿,秦知府自然不可能给他定罪。

偏偏他做贼心虚,觉得村民们看他的眼神带着鄙视,忧心忡忡就病倒了。

林满堂要签字,他二话不说就给签了。只是签完之后,担心林满堂考中之后,找自己算账,他的病情越发重了。

到了家,李秀琴和林晓跳下牛车,范寡妇过来开门,眼巴巴盯着她们瞧。

李秀琴故意板着脸,“老爷呢?”

“在屋里读书呢。”

李秀琴乐了,“他倒是沉得住气。”

范寡妇闻言眼睛一亮,再低头看着林晓,见她点了下头,范寡妇立刻去灶房准备好饭好菜为老爷庆祝。

进了堂屋,李秀琴推门进去,林满堂依旧认真读书,半点没受影响。

这就搞得李秀琴很尴尬,原本想逗逗他,没想到人家这样老实,她要是开玩笑,反倒趁得她像个傻子。

李秀琴轻咳一声。

林满堂放下书,“多少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