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和光同尘
青岚城是东洲临近通天海的一个小城, 民风淳朴,以渔为生。
家家户户门前都晒着渔网,摆着渔具。檐下吊挂着一从又一从蓝铃草。
花的形状像铃铛, 一条枝上十几朵,掉垂在翠绿的叶子间。
这种花在东洲土生土长, 传说挂门前有招福辟邪的功能。
当然, 这些都是宋归尘听人讲的。他虽然在这里长大, 却从来没出海打过鱼。
宋家是离国名门, 老太傅辞官归隐后,才离开上清定居在青岚。
书香门第的世家总是规矩多,宋归尘身为嫡长孙, 被老太傅带在身边教育,从小背四书五经, 学君子六艺, 他也算是家风严谨,可骨子就不正经,当不成君子。
老太傅为人清廉端方, 独独没想到自己亲手养成的孙子会是个混不吝。
小时候的宋归尘仗着自己天资聪慧过目不忘, 每回忽悠完教书先生后, 都会翻墙偷溜出去到市井民巷瞎混。
除了怕被老太傅打断腿没敢去青楼外,吃喝嫖赌其余三样他都占了个遍。
当然他不是纨绔,他对这些也没瘾,他做什么都是图个新鲜——
看到木匠削泥人, 能死皮不要脸缠着人家拜师学艺;路边遇到一个卖身葬父的,也可以蹲下来边磕瓜子边聊天, 跟她一起骂那黑心肠的后娘。
他从小人缘好, 长袖善舞, 嘴甜卖乖,跟谁都能聊得起来,把他放到菜场,砍价的本领不比宅里的婆子差,不是靠脸,靠讲道理。
亲眼目睹他把一条鱼从三十文砍到二十文后,老太傅差点没活活被气晕过去。
醒过来拿着棍子追着他满院跑,这时宋归尘都会溜去隔壁避难。
他爷爷脾气暴躁,但君臣之礼刻在了骨子里,在皇家人面前总会收敛几分。
可以说,他小时候的命是上清城那位病秧子帝姬给的。
上清城那位帝姬,小时候宋归尘的印象就是,病恹恹,心狠嘴毒,长得……挺好看。
他和薛扶光之间,民间书籍三言两语就可以概括,青梅竹马,情深伉俪。
回忆起来,也没什么大风大浪刻骨铭心的事,毕竟青梅竹马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和她真的过于熟悉了,再难生出波澜,最好的归宿就是相敬如宾。
他和她成亲也是莫名其妙的,因为国师演算出的四字命数“和光同尘”。
他差点想改名。
就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成语,扯上玄乎其玄的命数,给他们定了下这一世的姻缘。
“宋归尘,你后悔吗?”
薛扶光这辈子问过他两次这句话。
一次在成婚前,石榴红裙的少女坐在秋千上,偏头静静问他。
帝后和太傅都觉得这是门好亲事,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知根知底。
可就是因为从小一起长大,成亲反而成为一种很奇怪的事,宋归尘为此抓耳挠腮彻夜难眠——
他还从来没体会到过话本里轰轰烈烈至死缠绵的爱情,难道就要先和早就熟知的薛扶光绑在了一起吗?
宋归尘的性子说白了就是好奇心重,好奇尘世间的一切。
凡是好奇的事他千方百计也要试,比如沿街乞讨,路边叫卖,下地挖坟。
可当时他明明那么好奇书里说的,遇一个陌生人怦然心动为她上刀山下火海的感觉,对上薛扶光的眼却噎住了,跟入魔一样,心甘情愿断送了这种可能。
那天他发了好久的呆,难得不好意思,别过头,低声含糊说:“不悔。”
“宋归尘,你后悔吗?”
神宫崩塌,蓬莱大火,血与雨染就的夜。
他第二次听到那句话,给的答案也没变,伸出手擦过脸上的血,微笑,一字一道:“不悔。”
自己选择的路,无论什么结局,都谈不上后悔。
薛扶光一句话没说,拿着剑转身离开。
恩断义绝的时候,宋归尘忘了什么心情。
大概那时候被仇恨所累,情绪过于疯狂,早就麻痹了五感。其后百年,一个人坐在经世殿,眺望那条名叫离离的长河,也将所有记忆封印,不敢去回忆。
拜入蓬莱后,他曾经问过师父,离国国师算出来的命数是真是假,师父翻个白眼反问他,你希望是真是假?他一时语噎,说不出话来。
他希望,是真的……
原来这世间情爱,不止一种怦然心动。
后人评价他们,都摇头叹息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宋归尘坐在书楼角落,听完也觉得挺有道理的。
他和薛扶光,青梅竹马,结发夫妻。因道不同,咫尺天涯。
——到最后,刀剑相向。
他的苍生道早就破了。
尘世的执念羁绊成了永生永世的枷锁,困住他神魂,日复一日,终于在他心头结成了心魔的果。
从密室闭关出来,玄云派那位小弟子毕恭毕敬守在门外,见他出来眼露惊喜,说了一堆祝贺的话后才引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