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数据(伪)押题

宋凌霄研究了一番系统,发现所谓的产品模块,其实就是通过凌霄书坊制作出来的出版物,眼下凌霄书坊还没有自己制作过出版物,所以产品那一栏还是空白,只有一本《产品说明》。

一般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阅读障碍,尤其是在看到密密麻麻的说明书时,通常会选择略过,或是在遇到问题时再针对问题去看说明书。

宋凌霄则没有这个问题,传统出版社主编当初在面试他时,就发现了他的优点——不管多么枯燥的文字内容,他都能从头到尾读完,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强,这是作为编辑的一种天赋。

宋凌霄看完说明书,大致了解到这个书坊经营系统是怎么评估一本书的,首先就是书的内容,分为【学识】和【游历】两个部分,【学识】是对既有知识的沉淀,【游历】则代表对大千世界的了解,无论是什么书,内容好坏,都以此两点作为评判标准。

其次是书的装帧,分为【工匠】【艺术】两个部分,【工匠】与书的选纸、用料、印刷技术有关,【艺术】则与书的排版、封面设计、插图有关,相当于一个是技术,一个是审美。

最后就是【商业】,一本书完成制作流程之后,就要拿出来面向市场,书籍的营销推广,对于后世的商业出版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往往一位大编辑能够在出版社屹立不倒,凭的不是他的学养或作者资源,而是他的销售渠道和对市场的把握,说起来是很现实,商业出版毕竟是用码洋来衡量成败的。

书坊经营系统里推出的每一个产品,都具有这五项数值。而这五项数值不是凭空而来,它与参与到出版工作中的【雇员】和【设施】有关。

这五项数值,最终影响着一个产品的销售额,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码洋”,也就是一本书的定价乘以销售数量。

码洋代表一本书的成绩,而不是实际销售额,因为出版物经常会参与打折,实际销售的定价往往不是写在封底上的定价。

宋凌霄猜测,最终结算系统里导出的净钱,就是码洋。

……

想这么多,不如实操一遍。

宋凌霄点击新建一个产品,产品属性选择【书】。

难道除了书还有别的?宋凌霄纳闷。

他接着往下看,就是要拉【雇员】和【设施】进来。

【雇员】和【设施】目前各只有一个选择,宋凌霄也没有其他选择,就把这两个卡片拉进来。

【云澜(编修·1级)】【书铺(销售·1级)】

两个卡片散发出金光,混合在一起,融入还是白板一块的【新书】中。

【提醒:设施缺少纸坊、刻坊、仓库,是否使用现银购买临时使用权?】

【提醒:需要花费现银30两。】

宋凌霄忍痛点了确认,自己刚到手的80两年租金,连个响都没听见,就没了30两。

三张写着临时设施的卡片融入到白板一块的新书之中,散发一阵金光,又恢复如初。

【筹备阶段结束,现在开始内容策划阶段,请攻略者与编修探讨创意,由编修形成策划卡片。】

【筹备√——内容策划〇——产品制作——宣传推广——结算】

系统消失,宋凌霄一恍神,心想,这要怎么形成卡片?

他低下头,发现他的小编修正坐在两箱举业书边上,认真地翻看其中的一本《元若时文精选》。

宋凌霄决定尝试和小编修搭话,不对,不是搭话,是探讨创意。

“云澜,你看的这本书上,元若是什么意思?”

“元若是当今圣上的年号,今年是元若四年。”云澜疑惑地看着宋凌霄,“公子为什么问这个?”

噗——竟然是年号,他还以为是哪个大儒的名字……宋凌霄抓过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通过喝茶来掩饰自己的心虚。

“对了,公子方才说叫云澜帮忙编书,公子打算编举业书吗?”云澜先问道。

“是啊,我是准备编一本举业书。”

“下个月就是乡试,现在编举业书可能有点紧张啦,公子不介意的话,可以直接告诉云澜,想要什么样的举业书吗?云澜可以现在就着手做起来。”

宋凌霄心中暗叹,他这第一个雇员简直太敬业。

“好,那我就说说我的想法吧,”宋凌霄放下茶杯,站起身来到书箱旁边,从里面翻出《乡试押题大全》,从头到尾快速翻了一遍,然后坐下来,把《乡试押题大全》递给云澜,“你看看这本书。”

云澜接过《乡试押题大全》,先打开目录,看了一遍,抬头问:“公子,你想做押题书?”

“不错,距离乡试只剩一个月了,这时候准备应试的人,已经来不及看什么教材全解,什么历年真题了,现在他们的需求,非常地简单直接——押题,他们要知道题目是什么,用最少的时间做最有效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