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伦敦7 加演(第3/4页)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白毛女》,这出具有鲜明特征的舞剧正在伦敦剧院上演。
相比于《森灵》,《白毛女》的时代感更重,这是一个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距今已经过去三十余年。
台上的演员们有的穿着浅蓝色军装,有的打扮成地主家的仆人,不一而足,总之都是西方观众从来没见过的芭蕾造型。
等黄世仁出来时,先前沈娇宁去过的那家小报社记者忍不住嘀咕:“还说没有长袍马褂,这不就是吗?”
不过他觉得,虽然衣服不一样,但是这舞剧依然很好看,故事也很动人心弦,觉得杀害杨白劳、拆散喜儿与大春的黄世仁简直太坏了。
国内观众对这部舞剧已经审美疲劳,但是对伦敦观众来说,却是万分新奇。
从窗花舞、红头绳舞、红绸舞,到“春夏秋冬”,喜儿的头发由黑转灰,再变成全然白发的白毛女,又有“下山取贡品”、“石洞重逢”等众多经典舞蹈片断,观众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这是他们国家几乎全国文艺团体都跳了十年的舞剧,其经典之处,自然毋庸赘言。
这一场演出,文工团再次获得了如雷般的掌声。
大家从观众的反应就知道,这一次,一样大获成功。他们的伦敦之行,圆满结束!
沈娇宁谢幕之后,兴冲冲地下台。白毛女是个很需要调动情绪的角色,舞台上表现的怒火,一下台就转化成高兴,张望着寻找季老师的身影。
她看到了,连跑带跳地过去,却见季老师跟几位主任愁眉紧锁,这一回怎么也不可能是因为看舞剧激动的了。
季玉兰看出她的疑问,说了一句:“曹丽以后不能跳喜儿了。”
曹丽就站在沈娇宁身后不远处,也听到了这句话,顿时如遭雷击。
“为什么?”曹丽跳喜儿时,她一直在后台,没看到前面是什么情况。可是看观众的反应,应该没出问题才对啊。
季玉兰没回答她,走过去,拍了拍曹丽的肩:“年纪到了,以后先安排你跳小兵吧。”
曹丽沉重地点头。
沈娇宁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曹丽的舞蹈生涯,开始走下坡路了。
年纪上来,伤病增加,身体状态不断下降,已经没有办法再跳十几岁小姑娘的角色了。她已经二十多岁,结婚一年,还没有怀孕,但身上已经看不到小姑娘的模样。
“其实我早就感受到了,很早之前,我就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我能达到的巅峰,再往后就是越来越往下了。过去一年一直在跳群舞,混在人群里还不明显,今天一跳喜儿,就什么都暴露出来了。”不过她还算想得通,“正好也想有个孩子了,以后就慢慢从台上退下来吧,舞蹈演员不都这样吗?”
沈娇宁有点沉重,这个年代的舞者舞蹈寿命太短了。宋思媛先生、季老师、曹丽,她们都一个个地从舞台上退下来。如果在现代,只要保养得体,这个年纪并不算太大啊。
季玉兰拉了她一把:“你还早着呢,别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刚刚剧院有人说,外面好像有记者在等我们,想想怎么回答人家那些问题吧。”
沈娇宁叹了口气,这些事想也没用。她上辈子直到出车祸前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更进一步,希望这辈子也一样争气。
她贪心地想要跳到八十岁,即便做不到这个,打个对折,怎么也要跳到四十岁吧?
她胡乱想了一通,等换上日常衣服,又重新打起了精神,准备去面对那些记者。
文工团领导早就说过,这次演出后不接受专门采访,需要说的话在上一次采访时,许英已经全部说了,再采访也不过是重复说一遍。
因此剧院人员说有记者等他们的时候,季玉兰才会觉得是那些想采访的记者,跟主任等人一起准备了一下要怎么回答问题。
结果并不是。后台门一开,沈娇宁发现等着他们的几个人自己都熟,正是她先前去过的五家报社的记者,全来了。
她直觉人家不是来采访的,果然,有几个记者一见到她就说:“很抱歉,上一次我们因为轻慢,拒绝了您的邀请,我们实在没有想到您是这样杰出的舞蹈家。很遗憾这次没有看到《森灵》,这是我们的损失,但是《白毛女》也一样非常出色。”
沈娇宁微笑了一下:“没关系,你们喜欢我们的舞剧就好,过去的事情就不要放在心上了。”
他们又道:“我们当时要是能虚心一些,就不会错过之前的舞剧,也不会错过抢先报道的机会。这次事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以后绝对不能轻视任何人。”
几个记者表达了歉意就走了,沈娇宁去的第一家小报社的记者立刻凑上来,他说的话正好相反:“沈小姐,多谢你!我因为抢先报道《森灵》被老板夸奖了,他为此还觉得我很有记者的敏感度,把我调到了更重要的岗位!”他俏皮地眨眨眼,“重要的是工资更高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