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空弓射鸟
阿瓦王其实也知道这个情况。
不管如何?
阿瓦王室都不能回到从前了。
这一次透支了阿瓦王室根基与信用。
只是不这样做的话,阿瓦王室不仅仅回到从前,也没有未来了。
阿瓦王做通了所有将领的工作,不管是这些将领是真愿意为阿瓦王室效死,还是别的,阿瓦王最少保证,在与明军决出胜负之前,不会出什么状况?
如果胜利了,更没有问题。
如果失败了,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因为阿瓦王室可能就不存在了。还有什么问题了?
在这一切之后,阿瓦王并没有督促大军急速前进,马上回援。
军心士气的恢复并不是一时一日就行了。而且阿瓦王也担心,他急速行军,到了阿瓦城下,根本没有什么作用,就被敌人击溃。
所以一定要保持体力。
有时候,似快而慢,似慢而快。
数日之内,缅甸大军来到了密松之地。
从这里再往西走,就是走出了群山之中。
缅甸军的撤军路线,乃至于进军路线也都是沿着麓川河道而进行的。但是在这里却脱离了麓川河道。
密松这一片地区,类似于一个喇叭口,也是密松这个地方的特殊环境,后世缅甸与中国在这里地方建立水电站,最后却不知道什么原因不了了之了。
从一点就可以看出这里的特殊的地理环境。
越往西走,就进入平原地区。
在这里再往南走,就直到阿瓦城下了。
走到这里,阿瓦王已经将军队整合的差不多,准备奔赴阿瓦城下单程旅行。
因为军中粮食,只够单程了。
而这个时候,他并不知道,有一支军队正在死死的盯着他。
不是别人,而是汪直。
不得不承认,阿瓦王朝对阿瓦城的统治很牢固。
这种牢固,表现在各个方面。
首先是人心归附。
正如阿瓦王所言,十三个君王,近三百年历史。阿瓦城中对阿瓦王室还是很忠心的,这种忠心不下于麓川城中,麓川百姓对襄王一脉的人心归附。
不敢说战到一兵一卒也不投降,但绝对不是一亮明军的旗帜,就会投降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阿瓦城的城防。
阿瓦城的建城历史,是从几百年前的,蒲甘王朝开始的,这里就是缅甸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蒲甘王朝故地。
虽然不能说阿瓦城就是当年的旧城,想来是多少年层层加固的。
作为缅甸人核心文明区,抵抗自然很强烈。
再加上明军大炮都没有运上来,几十门大炮对于这样的坚城,也是杯水车薪,想要靠大炮破城,非要连续不断的轰上一段时间才行。
于是太子就带着各路大军,屯兵于阿瓦城下,持续不断的进攻。
这就是阿瓦城内外消息断绝的开始。
阿瓦城一时间难以攻下来,这让太子有些焦虑。
他最担心的就是阿瓦王朝的主力大军,毕竟十万大军,不管是什么样的军队,放在那一个时代,都是一个重兵集团。
于是汪直立即求太子,让他带兵在阿瓦城以北布防,抵挡缅甸主力大军有可能的回援。
太子本来不愿意的,但是觉得快速攻下阿瓦城有些不大可能。也就抽调了两万明军,与东吁一部,白古一部共有三万军队,北上驻守。
只是汪直是什么样的人?
他从来不是一个守规矩的人。
所以他一被放出来,就好像脱缰的野马一般,做什么就由不得太子了。
汪直根本没有如同太子一般,在阿瓦城北部不远处布防,而是直接想抄了缅甸军的后路。
直接解决了缅甸最后的主力,也就没有什么可担心了。
而且他还截获了黔国公写给太子的呈文,这让他更加着急了。
在他看来,黔国公很可能带兵南下,阿瓦王临行之前的一些障碍。根本不能挡明军多长时间。
如此一来,这军功就要分给北路军了。
对,在汪直看来,阿瓦王的军队,只是一群会行走的军功而已。
只是汪直毕竟在敌国行军,毕竟谨慎,从白古部,与东吁部之中,挑选勇士,广派探哨,探明情况。而阿瓦王更多的精力放在整顿内部,毕竟缅甸军在之前的作战之中,损伤不小,特别是勇士。
不管是那一支军队都一样,能做全军夜不收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卒,而这些士卒在之前的战斗损失不小,新提拔上来的,就欠了一些火候。
而东吁与白古两部,能在阿瓦王朝的压力之下,保持独立,特别是白古王朝与阿瓦王朝更是打了一场三十年战争。
在精锐军队上,双方近乎势均力敌。
于是在这一场探哨的战斗之中,白古部胜了阿瓦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