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找个新房子(第2/3页)

房主是个五六十岁的男人,身材精瘦,已经站在小区门口等着了。

护士帮忙在边上介绍情况:“这边都是我们医院的自建房,分给职工的。田主任这是要去国外跟儿子住一起的,这才把房子空出来的。”

按道理来说,医院给职工盖的自建福利房不应该有大锅土灶。

但这位田老师的情况特殊,他家算是世代传承的中医,以熬制的祖传膏药治疗骨折跌打损伤而著称。

医院成立这家分院的时候,特地重金将他跟他父亲请过来好招揽老病人。

田主任父子俩对自家的秘方小心得不得了,从来不肯在医院的膏药房里熬药,都是自家熬好了药膏再带过去。

为了这个,他们特地在院子里搭建了膏药房,专门起了大锅灶。

最绝妙的是,这膏药房的烟囱还是专门请人设计的,就绕着浴室的夹墙走。所以他家一年四季洗澡都不怕冷。

“如果不是我父亲走了,儿媳妇生孩子了,我儿子让我老婆过去帮忙,我也不想出去。”田医生皱着眉头,满是恋恋不舍,“在那边能搞什么,弄个诊所也就是扎扎针灸贴贴膏药,根本不算个正经医生。人家不承认我们是大夫的。”

护士立刻咋舌:“哎哟,田主任,你可真是埋汰人,你在那边一天的收入都赶得上我们好几个月了。”

田主任不以为然:“没有你说的那么好,那边的开销也高。”

陈凤霞跟郑国强哪里有心思听国外的西洋景啊。他们就里里外外地看房子。

两室一厅的老式职工福利房,要说装修的多气派,那是不可能的。原本走的就是简单实用路线。

可它前头带着院子啊。

院子里头的石榴叮叮挂挂,红果子挂满枝头,好不热闹。一架葡萄叶子微微泛黄,葡萄果红紫,上头涂着白霜,瞧上去就酸甜可口。靠墙的位置还长了棵柿子树,上头结的果子真像是小灯笼。

点亮了烛火的那种,红彤彤的。看得人心里头就暖融融。

这院子的面积还不算小,角落里建着膏药房都不憋仄。现成的锅灶,旁边还加了风箱。

郑国强知道这玩意儿好,一拉起来,空气流通大,火也烧的旺,最适合炒菜。

他们从头到脚看了个遍,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

住在这地方,人文环境好,周围都是医院的职工。

这里就在医院边上,做好了盒饭就是天冷都不怕东西推到医院前头就结成冰。

陈凤霞也不故意绕弯子挑刺,直截了当开问:“田主任,顾老师介绍我们过来租房子也是缘分。您就给个数,我们能承担得起房租,价都不讲。我们是最尊重医生的,救死扶伤嘛。”

没想到田主任却满脸惊讶:“房租?我这房子是要卖掉啊。”

啊?陈凤霞跟郑国强惊讶了。他们就是租个房子过渡几个月,没打算在这边再买房。

顾护士也眨巴两下眼睛,立刻拍头:“哎哟,我下夜班昏头了,居然把这事情给搞混了。那对不住了,都是我的错。要不,你们干脆买了这房子算了。我们田主任是实在人,都不狮子大开口的。我们这儿环境好,平常轻易不往外卖房子的。”

两室一厅还带着厨房卫生间的房子,五十六个平方,院子是赠送的,才五万块,多便宜啊。

是便宜,一平方还不到一千块呢。用二十多年后的眼光来看,这房子简直便宜的没朋友。

陈凤霞却直接摇头,直言不讳:“五万块钱我能在灯市口买两层楼的小别墅了。我知道你们要说灯市口是农村,可我们做生意不就看热闹嚒。不是您的房子不好,是我们拿不出这个钱。我们这种打工的,银行也不会贷款给我们买房。”

田主任跟顾护士都惊讶了,贷款买房,这做小买卖的两口子够时髦的啊。

他们都还没贷款买过房呢。

田主任看着一直在边上没发话的郑国强,开口道:“这样吧,老弟,我看你们也像是诚心找房子的人,不如你们说个价,看看我们能不能谈。”

当然得还价,小区距离城中村这样近,又是医院的分院,要说眼下这房子的地段有多好,听的人不反驳,说的人都得心虚。

还有房子的格局,是带个大院子,但院子正对着大门方向,一道墙就是院墙,另一道墙还是小区的外墙。

从安全跟安静的角度来讲,这就不是什么好格局了。

陈凤霞不知道以后这里会不会变成学区房,她之所以还愿意谈价钱,看中的还是医院的发展前景。

这家医院以后会进一步扩大规模,变成城中排的上名号的大医院。只要病人不断,周围的房子就不愁租不出去。

等待手术的病人,术后定期复查的病人,需要陪护的家属,天天住宾馆也吃不消啊,不如在医院附近租间房子,图个轻省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