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一村一特色
陈文斌的那点儿小郁闷在中巴车驶入老家镇子的地界后就一扫而空。
首发点是杜宇鹏的惊叹:“小麦也种在水田里吗?”
别跟他说是水稻,十月份了,稻田里的水已经放了,马上稻子都能收割了,况且这绿绿的植物叶子尖尖的,还没有稻穗,绝对不能是水稻。
吴若兰伸头看了眼,以她一个好歹下农田体现过真正农家生活的少女身份十分笃定:“不是小麦,小麦不长这样。”
旁边的同学脑袋都快伸出车窗外了,试图辨认:“水芹?叔叔,你把水芹都推广到这边了?”
郑明明和陈敏佳异口同声:“不是水芹,叶子不一样。”
最后还是在农村生活了好几年的表姐妹试探着猜了半天,推断这是荸荠。
车上的同学都惊呆了,个个难以置信:“这么多荸荠?”
哈,农村种荸荠他们知道。那个《受戒》上小英子家就种了一亩田的荸荠。可是像这样连成片的种荸荠,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陈文斌十分享受小孩子目光齐刷刷落在自己脸上的感觉,表面上却淡定得不行,姿态甚至摆出了点儿漫不经心的意思:“啊,这是大王村,他们村有六百亩荸荠田。”
大家集体目瞪口呆,就连郑明明和陈敏佳都面面相觑。六百亩荸荠田,她们以前可从来不知道大王村的人是拿荸荠当饭吃的。
车上的人又喊了起来:“鱼,鱼,田里有鱼!”
田埂上还有排队摇摇晃晃往前走的小鸭子呢。
郑明明福至心灵:“舅舅,是你让他们种的!”
对,是感叹句不是疑问句。
陈文斌眉眼间已经掩饰不住小得意:“哎,也不能说是我。刚好请水生蔬菜专家来我们陈家庄指导工作,有人找上我们村的门,非要请人也去他们村去看看。人家教授就说他们村可以搞莲藕—荸荠轮作,套养黑鱼。”
陈敏佳也反应过来:“爸爸你帮他们卖吗?”
陈文斌就一副实在没办法的模样,似乎相当为难:“哎,让他们自己去城里卖,他们非说人生地不熟的,要我帮忙。我这也是没办法。乡里乡亲的,夏天那会儿起莲藕的时候就找到了我,我总不好不管。”
吼,郑明明脑海里的小人在眉毛跳舞。
郑骁已经积极拍起了马屁,啊不,是表达小学生单纯明净的崇拜:“舅舅,你太厉害了。”
小三儿也眨巴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尽职尽责地当好应声虫:“爸爸好厉害。”
他的小姐姐就充分体现了大一岁半的优势,语气真挚又热烈:“毫无疑问,我爸爸是天底下最厉害的爸爸。”
哎哟喂,这话可真是说到了陈文斌的心坎上了。郑明明就看着舅舅的嘴角嗖的一下挂到了耳朵上。
陈敏佳想捂脸,不是说小孩子才好哄,三两句好话就乐淘淘的找不到北了吗?为什么她感觉爸爸也这样。
吴若兰将目光又重新挪到了车窗外,哈,她可记得陈叔叔当年为了省下交蔚蔚超生罚款的钱在福利院搞出来的那一出唱念做打俱全的好戏。嗯,大人开始在孩子面前要脸,在意小孩的看法说明什么?应该算进步啊。肯定算。
毕竟她那位生物学意义上的爸爸可从开始到现在都没要过脸。
吴若兰突然间又开始眼睛发亮:“菜,好多菜。”
这回大家都不猜到底是水稻还是小麦了,直觉告诉他们,肯定是蔬菜。又是大片大片的蔬菜,绿油油的,长的可真茂盛。众人一番推测,还是郑明明猜出了答案:“西洋菜。”
她能猜中不是因为她对各种蔬菜了然于心。她再爱看各种农业杂志也是个碰上大假日才会回乡的中学生,能有多了解。况且西洋菜在本地压根就不属于地里常见的蔬菜。她之所以能够猜到,不过是托了水田的福。水生蔬菜的种类要比旱地菜少好多,用用排除法,多猜猜,总能猜对的。
杜宇鹏叹气:“我现在明白什么叫不会做的时候猜也要猜的讲策略。”
看看,这个西洋菜都已经长这么高了,马上就快能收割了吧。
大家看着一眼都看不到尽头的碧色,集体赞叹,这个村该不会全都种西洋菜吧。西洋菜煲鱼汤还有烫火锅都蛮好吃的哦。
陈文斌不假思索:“那当然,不成气候我跟饭店推销都不好意思开这个嘴。人家总不能三瓜两枣地收东西吧,必须得有稳定的货源供应。”
杜宇鹏猛然反应过来,难以置信:“叔叔,你该不会让每个村子都种一种特色菜吧。叫,一村一品?”
陈文斌可不承认:“哪里是我让他们种的,都是自己来的。专家也是他们自己请回去看的。我最多就是捎带着帮忙收收货,往江海送菜的时候给他们带过去。”
呵呵,这话说的实在是太谦虚啦。到底怎么回事,初三的学生又不是傻子。分明就是他当上了大队书记,目标就是整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