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095新厂长(第2/4页)
今年寒假时间长,过年还早着呢,阮文想着怎么安排下时间。
“差不多一星期,那个小陶要是有时间,也一块去。”反正一头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就当还阮文的人情了。
毕竟要不是她一举成名,化学系哪来的经费折腾新实验室?
“谢谢主任。”
阮文问清楚了时间这才离开。
她没去找陶永安,那家伙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临时抱佛脚,下午还有门考试,这会儿怕是正在那里啃课本。
不好打扰他。
……
陈主任听说了阮文的新安排倒也不奇怪,“你先捡重要的跟我说。”
骤然间离开工作了小半辈子的棉厂,来到新环境中陈主任还没有厘清头绪。
“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审核订单。”
阮文打开保险箱,拿出账本来,“国内除了首都上海广州,剩下一个就是省城。”
北上广加省城都是周一统一发货。
“麻烦点的是香港那边,他们都是打电话后再发电报过来,邮局那边每天中午十一点半就会有人把电报送过来。”
这和棉厂的统销统购不是一回事。
陈主任接过账本,“那发货之前是不是还要跟他们打个电话?”
“对,咱们是先款后货。确定给哪家发货,就打电话通知就行了,钱要是不到位就换另一家。”
是完全不一样!
“那这些订单你是怎么挑选的?”
“谁给的钱多,打款快就选谁。”阮文的选择简单粗暴,“一般来说我都会先把这些下单罗列下来,即便是不给发货也会做统计。”
这就是那天谢蓟生帮忙干的活,“从这些订单中再做出筛选,不过一般给价钱高的就那几家。”
每次给谁家发货,阮文都会用红笔圈出来。
从订单本上一眼就能看出。
“价钱这么贵?”
“赚外汇嘛,当然多多益善,其实他们赚的更多。”
即便有运输和人力成本,但这些香港的中间商,赚差价也赚的爽歪歪。
“不过这种好日子也快到头了。”阮文笑了笑,“订单的情况其实就这些,您看还有什么问题?”
陈主任看着账本,“这里什么意思?”
“哦,忘了跟您说了,咱们不是跟其他研究所有合作嘛,有些产品是直接从他们那里发货。所以除了处理来自香港的订单,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和其他八个研究所保持联系,每天都要确定生产库存情况,统一调度。到了次月初统一结算,然后再把钱给其他研究所,这个一向都是涂所长处理,回头可能也得麻烦您,我看他最近挺忙的。”
阮文想了想,自己还有好些天没见到涂安国了。
科研人员就这样,一忙起来六亲不认。
陈主任看到了八个研究所的资料,“那为什么不把生产线合在一起?”
算上413所,一共有九个研究所,二十多条生产线。
干嘛要分开?
“合在一起是挺好的,不过主任有件事您也知道,现在上面是要研究所们自力更生。”
陈主任当即反应过来,有了生产线,对外研究所可以宣称有了自力更生的手段。
“是我欠考虑了,这样的话就近原则倒也不错。”上海那边有研究所,生产的卫生巾可以就近供应。
“对,产品原材料运输成本都能降低一些,更重要的是给研究所参与感。主任你看一下这几个账本就明白了。”
每个研究所都有独立的账本,记录的十分详细。
陈主任很快就发现了不同,“205所和615所都是两条生产线,不过日产量不太一样。”
“嗯,每个研究所又都会对生产线进行优化,生产多少就各凭本事了。”
因为分红是按照贡献量,所以哪个生产的多,哪个到月初拿到的钱就多。
阮文觉得温暖卫生巾厂的性质有些特殊,姑且将其归类为集体企业。
陈主任觉得这种模式还挺好,“这有点类似于合作社里挣工分,多劳多得。”
“对,多了点技术含量而已,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就由着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陈主任笑了起来,比起顽固的一心想要大权在握的老张,阮文虽说年轻了些但头脑足够活络,在现在的大环境下,这实在太难得了。
“那不怕其他研究所藏私?”
阮文笑了起来,“不怕,虽说水至清则无鱼,但是这个藏一点那个藏一点最终坑害的只有他们自己。要是只为了点蝇头小利就不顾全大局,那早晚会被踢出局。”
条件阮文给的足够好,生产线技术都是她提供的,分红比例足够高,给了这些研究所存活下去的希望。
如果浪费信任,最终浪费掉的,或许是希望。
“或许他们也能做研发,真要是那样的话,那也不错。”
陈主任喜欢阮文的乐观,这种积极向上的面貌可真是再可爱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