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瓷器(第2/4页)
萧彧还在琢磨瓷窑的设计,尽管之前已经烧过石灰和青砖,但烧瓷的温度要比这二者高不少,没有煤,怎么才能在有效的条件下使温度达到一千几百度呢。
但也没有办法在燃料上改进,只能从窑上下功夫了。他先在院子里用泥和青砖糊了一个小型的瓷窑,将风干的素胎放进去烧。陶坯和砖头不一样,它很薄,所以萧彧不打算烧太久,决定烧一天闷一天。
两天后,第一批陶器可以开窑了,家里所有人都围过来了,兴奋地等待见证奇迹,结果三个陶器一个都没成功,全都裂成了碎片。
萧彧这下被打击得不轻,是土不行,还是温度不行,抑或是时间不对?这其中的学问太大了。萧彧第一次遭受到了打击,难怪中国的瓷器冠绝天下,实在是因为烧造太难,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烧得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代人成百上千年的经验累积出来的。
剩下的陶坯还有不少,萧彧却犯了难,闵翀和吉山带回来的土样有限,每种只能做三四个器皿,若是一直都没烧出来,难道还要让他们再出去跑一趟吗?抑或是自己就该断了这烧瓷器的心思?
但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那就不是他萧彧了,思前想后,他决定先用烧青砖的粘土来试验,起码先把瓷窑和时间给弄出来,再去考虑粘土的好坏问题。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萧彧进入了疯狂的实验阶段,带着一帮孩子整天都在玩泥巴,将挖回来的土反复筛选,进行淘洗,去除杂质,再将粘土做成坯胎。又设计了几个不同规格的小型窑,进行反复试验。然而失败还是伴随着他们。
那些一起做陶瓷的孩子都快失去信心了,做陶坯的积极性也低了不少,只有萧彧还在坚持,他就不信烧不出来。
天气已经非常热了,裴凛之心疼他每天都在温度极高的瓷窑边受炙烤,说:“要不我还是去找个熟练的工匠来吧。”
萧彧斜睨他:“去哪里找?”要是能找得到工匠,他还需要这样费心吗。
裴凛之语塞,他其实已经去崖州城内问过了,杂货店所卖的陶瓷都是自广州府运过来的,也就是说,崖州根本没人烧陶瓷。
萧彧笑起来:“别担心,我相信总能烧出来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二三十次失败之后,萧彧终于烧出了完好的陶器,这让所有人都受到了鼓舞,还是能够烧出来的。
裴凛之看着被太阳和高温折磨得都黑了一圈的萧彧,只觉得心疼,他的殿下真是太了不起了。
不过萧彧知道,这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上釉。他将石英石、长石磨成粉状,与草木灰、粘土混合,然后将烧好的陶器在其中浸一遍,捞出来晾干之后,再放进窑中继续烧。
很遗憾,烧出来的结果并没有如人意,将器皿洗刷过后,陶器上的大部分釉都脱落了,只有几块地方还沾了一点釉,大概是那一处温度比较高,附着上去了。
这次虽然没能成功,但也给了萧彧信心,至少有釉沾上去了,说明温度还是有可能达到的,还要改进一下瓷窑,使陶坯受热均匀。
萧彧又锲而不舍地继续试验,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再战,终于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他打开瓷窑,便看见了里面反光的陶瓷,拿出来一看,这回釉几乎都附着在上面了,虽然有些凹凸不平和皲裂纹路,但的的确确已经是瓷器了,洗干净之后也没有掉。
萧彧狂喜不已,手舞足蹈地喊:“凛之,凛之,快来看,我终于烧出来了!哈哈,我是瓷器终于烧出来了。”
他转身想去找裴凛之,却没提防撞在了一个人身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后仰,手里的瓷碗差点就掉在了地上,被对方伸手一捞,稳住了身体:“当心!”
萧彧抓紧了手里的碗,退后一步,站稳了:“吓死我了,闵当家,是你啊,你看,我的瓷器终于烧成功了。太好了,哈哈!”
闵翀松开萧彧腰间的手,看着笑逐颜开的萧彧,脸上还沾了一点黑灰,却丝毫不影响他神采飞扬。这段时间萧彧的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弱的少年体内竟蕴藏着如此坚韧的毅力,真是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多人将他簇拥在中间不是没道理的。
闵翀微微勾起嘴角:“看到了,恭喜!”
萧彧嘿嘿笑:“我的海上丝绸之路又近了一步,以后就要辛苦闵当家啦。”
闵翀微微点头:“嗯。”
正在厨房里忙碌的鱼儿听见动静出来了:“郎君,这次烧好了吗?”
萧彧大声答:“这次烧好了。”
“真的啊?”鱼儿兴奋地跑过来,捧着他手里的瓷碗,翻来覆去地看,“果然是碗,虽然有点丑,但还是烧成了,郎君你真厉害,这个碗拿来干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