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楚寒出手(第2/2页)
江浙盐商可是朝廷赋税最最重要的一环,再加此案又牵扯到朝举足轻重的左国相,必须马安排有分量的钦差去江浙查案。
可与盐商勾结的是左相,放眼望去,真正有分量的大臣有几个?
右相赵正谦倒是勉强合适,可他是参本者,由他来查案显然不妥。且右相与左相品级相同,能不能镇住场子真不一定。所以,建平帝看来看去,最最合适的人选只有大皇子贺璟和太子贺玄。
皇子身份尊贵,自然能镇住场子。可明眼人都知晓左相是大皇子一系的顶梁柱,派大皇子查案,岂不是明摆着徇私舞弊?
要知晓,此案可是动摇过本的大案,建平帝再糊涂,也不至于在如此大案子犯浑。所以,去查之人,最最合适的人选只有贺玄。
除去贺玄外,建平帝御驾亲临,显然更能震慑住一种宵小。毕竟去往江浙来回甚远,且南巡最最关键的两站也是江浙。
所以,绕来绕去,此案竟与南巡重合了;
说无影响也不尽然;
如此大案压在这儿,左相必然要被关押。左相在朝中举足轻重,且此案涉及甚广,皇帝去南巡查案,京中必须留有足够分量的人震慑。这个人不做他想,只能是太子贺玄。
所以,当下摆在建平帝眼前的仅剩两条路:第一,帝王南巡不变,只是把贺玄留在京城监国;第二,帝王留守京中,太子替君南巡。
无论哪种选择,太子一系皆大获全胜;
两害相权取其轻,太子获得监国权固然能稳固其地位,可至少比让贺玄替君南巡,在民间获得足够的声望好。所以,表面看起来,似乎第一种选择对建平帝稍有利些。
但这只是表面,实则不然;
要知道,第一种选择最大的前提是,即便贺玄取得监国权,因朝堂局势稳固,又有大皇子和左相在侧,帝王南巡期间,朝堂依旧成不了贺玄的一言堂。
可现下出了左相勾结盐商的大案,左相已在第二日被关押入狱,大皇子自己也惹了一屁股腥子。这时若建平帝南巡,后宫卫皇后和太后独大,前朝太子独树一帜,整个朝堂岂不是由着他们胡来?
贺玄会老老实实等建平帝南巡归来吗?
用脚指头都能想出答案来!
保不齐等建平帝南巡归来,贺璟和贺瑾已经因莫名其妙的罪名被监禁了,丽贵妃和淑妃也必会遭到卫皇后和太后最疯狂的打压。
届时,谁还管他有多不喜贺玄啊,手头能用的皇子就剩一个,皇位不传给他传给谁?
所以,建平帝思来想去,似乎让贺玄替君南巡,反而成为眼下最优的选择了……
先是卫皇后搅浑后宫和前朝,再是太后震慑住建平帝,最后贺玄一剂猛药彻底撕开迷雾。一众臣子们经历前前后后几番动荡后才惊讶发现,贺玄继位似乎成了板钉钉的事了!
为何会这样?
大皇子贺璟和后宫的丽贵妃、淑妃明明好好儿的,建平帝自己身体也十分硬朗,怎得莫名其妙到达如此地步了?
别说其他人了,连配合贺玄参了左相一本的赵正谦与牧远山都有些回不过神来。他们是太子一系肱股之臣没错,可两人都没觉得自己做了什么,贺玄的太子之位……便彻底稳固了?甚至连替君南巡此等不可思议之事,都有可能发生!
时也运也,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要从卫皇后初雪家宴时算起。
可仔细想想,他们真有让大皇子一系乃至建平帝伤筋动骨吗?
答案是没有。
左相国被关押不假,贺璟和贺倧被流言所困也不假,就连丽贵妃、淑妃被卫皇后和太后打压住也不假。可无论左相国还是贺璟贺倧,亦或淑妃和丽贵妃,皆未伤筋动骨。
左相国被关押,可左相国在朝堂举足轻重,勾结盐商变卖私盐虽是大案,但想仅凭此案便把左相国拉下水并不容易。毕竟左相国可是大皇子一系的顶梁柱,贺璟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只要运转得力,推出一个顶缸的不算难事。
建平帝贺倧和肃亲王贺璟虽因流言搞得焦头烂额,但流言只是流言,根本做不得实。且只要太后病一好,流言自会消散。丽贵妃和淑妃更不用提了,若非太后突然冒出来,她们与卫皇后孰胜孰负还不一定呢。
可当下情形分明如此,局势却截然相反——建平帝,要么给贺玄监国权,要么让他替君南巡,竟再无第三条路可选。
没有人知晓局势为何会发展到如此程度,除了贺玄本人以及……想出这个‘馊主意’的小小宫妃——阮昭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