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八月头, 顾茵和王氏带顾野去看了一次大夫。

倒不是他生病了,而是长个儿了,长得太多了。

寻常三四岁的孩子平均一年也就长两三寸, 他小半年就长了两寸。

因为日日在眼前看着, 顾野和武安衣服也经常混着穿,顾茵和王氏一开始都没发现, 还是有一天武安突然惊叫道:“小野你怎么快赶上我高了?!”

两人这才注意到从前一高一矮、十分分明的两孩子,如今都快差不多高了, 顾野只比武安矮一个指节。他现在穿着入夏前顾茵给武安买的新衣裳正正好, 而他自己的新衣裳, 已经因为大小不合适, 很久不穿了。

武安四月过的生辰,马上都快六岁半了。

顾茵刚穿过来的时候, 武安比同龄的孩子矮不少,后头自打家里开始做生意,营养上来了, 到如今他的身高已经追上了同龄人。

去岁冬天,老大夫来给顾野看了过, 当时老大夫说他看牙齿和骨龄应该是四岁左右, 现在满打满算也就五岁, 怎么也不该长这么快。

“长个儿本是好事, 但是他娘说长太快对身体也是负担, 所以劳烦您再给看看。”

老大夫又给顾野检查过, 说没事儿, “孩子生长本就情况不同,虽然确实是常见的都是一年长个两三寸,但老夫也见过一年长三四寸的孩子。且这孩子身子骨越来越壮实了, 从前那些不足现在是半点儿都看不出了,我摸他骨头,他未来身量肯定比一般人高不少。至于为什么最近长得厉害,是不是因为最近锻炼的比较多,或者饭食上吃的好?”

经他一讲还真是,顾野刚被收养那会儿,他每天在外头瞎晃,午饭不回家吃,只吃小荷包里的点心和肉干,个子就长得慢。

后头他开始学武了,夏天还开始送外卖,运动量极大的同时,胃口也大了,三餐按时按点地吃,晚上和武安学习学累了,还要加餐一顿。

既知道他身子骨好,顾茵和王氏便放下心来。

顾茵还想给顾野过生日,总不能因为不清楚他生辰,就一直算在四岁上头。

其实早在武安过生辰的时候,王氏就想着把两个孩子的生辰一道过了。

顾野当时不怎么情愿,顾茵以为他是不想当顺道的那个,就劝着王氏别那样。

如今再提,顾野还是不愿意,顾茵问他为什么。

他绞着自己的手指,难得地露出了自己羞涩腼腆的一面,小声告诉她说:“想在入冬前,遇到娘的时候,过生辰。”

顾茵听到这话心头都快软成水了,王氏反应更大一些,眼睛都跟着红了。

她当即应道:“那行,到时候你挑个日子,提前告诉奶或者你娘,我们小野的第一个生辰,奶给你好好地办!”

顾野满脸通红,应下一声后就逃也似的跑了。

但是等他回到店里,他羞涩的模样就没了。

因为他的号召力,秋天店里的生意不仅恢复到了从前,甚至还更上一层楼——孩子们都知道食为天都他家的,家里要下馆子的时候,也会问问孩子想吃啥。

他们的答案自然都是要去食为天。

因为这,顾茵又去求了冯木匠,把开业前她想放在过道里的小巧双人桌都做出来了。店里一口气加了六张双人桌,还是早中晚座无虚席。

孩子们看了他都和他打招呼,等到顾茵和王氏后脚回来,他又成了那个小大人。

…………

中秋是个大节日,八月十二到十四,镇上要连着举办三天花灯会,从天黑前一直热闹到第二天早上,当然还有最传统的,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

不像端午的粽子那样,会简单厨艺的人一般都会包,月饼的工序复杂的多,一般都是外头购买。就算是家境很一般的,也会买上一两个月饼一家子分着吃。

含香楼和望月楼前头为了端午的粽子礼盒都能斗的跟乌眼鸡似的,这家家户户都要买的月饼,那更成了两家的必争之地。

当然了,因为端午和组织外送队伍两次出师不利,两家都没再冒进地搞什么幺蛾子,还等着看食为天这次又翻什么新花样。

顾茵并不搞什么新花样,正在研究各式月饼。

月饼众所周知的有广式和苏式,其实如果按产地区分的话,还有京式、台式、滇式、港式、潮式、甚至日式,若以饼皮、口味等区分,则更有多到难以计数的种类。

不过她问过了周掌柜,镇子上的百姓还是和后世一样,喜欢的还是广式和苏式月饼。

这两样经典月饼肯定是要做的,四样不好听,做五样则种类太多、不好控制成本,所以顾茵只准备另外再做一样冰皮月饼。

含香楼的厨子是两广人士,做的自然是广式月饼。而望月楼则一直做的是苏式月饼,周掌柜会的也是苏式,顾茵就把苏式月饼分给周掌柜去做,自己负责另外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