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真相大白的预言

从梦中醒来,韦夏回想起和马拉维奇打得那场比赛,还有他从对方身上领略到的技巧,实在是很难相信那是一个70年代的球员。

哪怕他是那个10年中技巧上造诣最高的球员,时隔40年依然不落伍,委实是不可思议。

距离现代篮球越远的球员,技术上的缺陷越多。指环王和大北斗都是技术粗糙靠身体雄霸天下的典型,单看他们的投篮动作,那个滑稽的无辅助手单手发力的业余投篮姿势,以及当时还在发展的篮下脚步。这些缺陷本身都是时代的限制,怪不得他们。引领了潮流的J博士放到现代也是个粗糙的前锋,天勾贾巴尔的左手威胁远远不如他的右手……唯独马拉维奇没这些问题。

马拉维奇之前,最让韦夏吃惊的远古巨星是“珍珠”厄尔·门罗,他的后转身放现代也是一大杀招,难以防守,在当时也是划时代一般的存在。他和马拉维奇一起引领了外线面筐进攻的革命。但门罗的那些技术,放现代并不新鲜。

昨晚的那场比赛,马拉维奇使出的那招假切拨球和假投切传让韦夏如痴如醉。

今天的训练开始前,韦夏去查询了马拉维奇的资料。

维基百科第一条就是让人沮丧的“June 22,1947–January 5,1988”,然后,韦夏便知道为何他对马拉维奇一无所知了。

他盛行的大学时代是60年代末,10年NBA生涯说不上多么成功,远远没兑现参选前人们对他的期待。退役后虽然也做过解说员的工作,拍了一些面向初学者的基础教学视频,但他在1988年心脏病发去世。

看过他打球的人,都已经不活跃了。

他的维基百科一番看下来,韦夏对他有了大致的了解,又去查找了些讲述他生平故事的文章。韦夏加深了对他的了解。

天生球手,他的父亲说他生下来就会运传控,大学时代,LSU的主教练正是马拉维奇的父亲,所以他在球队里获得的球权,也是备受争议的。马拉维奇的父亲说如果不给他出手那么多次,LSU一场比赛都赢不了。

这么说或许有些夸张,但数据可以佐证。

马拉维奇在LSU的最后一个赛季带队打出22胜,他毕业后,LSU的新赛季只拿了14胜,再之后是10胜,该年马拉维奇的父亲被辞退。LSU进入戴尔·布朗(Dale Brown)时代。作为NCAA的名帅,此后在LSU扎根,执教了25年,带出了沙克·奥尼尔这般历史前十级别的超级巨星,却也在创业之初,从马拉维奇父子手上接过的烂摊子上反复挣扎了六年——六年内,LSU没有一个赛季胜场超过20。

由此可见,马拉维奇的父亲虽然专横,但赋予马拉维奇无限开火权本身没什么错。当球队天赋稀缺,没有人可以承担重任的时候,让超级明星无限开火,是唯一的出路。LSU运气不好,撞见了当时在分区内无解的肯塔基,仅此而已。

1970-71赛季开始前,马拉维奇接受采访表示希望老鹰可以围绕他打造一支名副其实的争冠球队。

可惜的是,老鹰管理层只是想通过马拉维奇来带动球市卖票,冠军这东西命里有时终须有啊,反正也不缺,祖上有佩蒂特拿过一个,不愁了。所以,他们花了天价合同签下马拉维奇后,没有保持球队的阵容,队中大将乔·考德威尔(Joe Caldwell SF/SG)带队跳槽,去了ABA。自己走也就算了,还一口气带走了四位主力轮换。

韦夏还发现,和考德威尔一起跳槽的队友都是黑人。那么这可能就不是简简单单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70年代的黑白对立。70年代的种族冲突和60年代不同。60年代的黑人要人权,而70年代的黑人就复杂得多。

赛季开始后,新帅里奇·盖伦特意让马拉维奇在七场季前赛全部首发,然后在常规赛开始后让他连坐两场板凳,由此立了他的威,加上队友的排挤和敌视,马拉维奇充满遗憾的NBA生涯就此开始。

总得来说,新秀季的马拉维奇过得不好,不是因为他的球技不适应NBA的强度,相反他只花了不到一个月就适应了,而是精神层面和生活的不好。与队友日生嫌隙、与管理层有冲突,是他“痛并快乐着”的最大因素,并且持续了他整个老鹰时期。

老鹰是不顺的职业生涯的序曲,之后到爵士,晚年加入凯尔特人,都一样。

至于他的生活,成长环境,也堪称恶劣。母亲患上抑郁症,老爹是个平庸的主教练,经常因为更换球队执教而搬家,为了逃避现实,马拉维奇迷恋上了酒精,除了伤病,这是他70年代中后期状态直线下降的关键。

韦夏花了一个小时来了解马拉维奇,还耽误了吃早餐。

看完他的资料,再看到他身上的那个诅咒般的预言。

有传闻说他选择在33岁退役是因为不想因为心脏病死在球场上,结果他41岁那年真就因为心脏问题倒在了球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