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裴总都被感动哭了

电影还在继续。

路知遥在外面“放风”三小时之后,回到自己的胶囊中,继续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

开头用不少的篇幅描述了未来生活的一些细节,比如救济餐,比如价格昂贵的零食,比如可以竞猜的综艺节目等等。

路知遥在这一段的表演恰到好处,他就只是个最底层的赤贫者,被这些简单的喜怒哀乐所操控。

看电视节目赚了钱,他会高兴地庆祝;

竞猜血本无归,会无能狂怒;

有时候会觉得空虚而又绝望,在胶囊里躺尸,一动不动;

有时候又会看着那些诱人的广告和远处摩天楼宇上的上流社会生活,艳羡不已。

电视节目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广告,虽然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但依旧拍摄得非常用心。

林如仪出场了,和主角逐渐确定了恋爱关系,然后提出了要去参加选秀节目的想法……

……

后面的剧情,裴谦简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整个剧情梗概都是他写的,而且他已经看过了粗剪版的视频。

然而看着看着,他却依旧不由自主地沉浸了进去,情绪完全被电影牵着走了。

优秀的剪辑让每段剧情的长度都恰到好处,留足了回味空间的同时,又让观众的情绪很快转入到下一段剧情;

演员们精湛的演技,让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被完美地呈现在大荧幕上,让观众们产生极为强烈的情感共鸣;

优秀的背景音乐,很好地烘托了情绪,观众们的情绪被诱导,和电影中高度一致;

精致的道具和花了大钱的外界特效,让整部片子透着一种独特的科幻气质,给观众造成一种与现实世界疏离感的同时,又有一种奇妙的真实感,似乎电影中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未来世界……

这就是影视化的魔力。

一个简单的故事梗概终究是苍白无力的,而一旦影视化被拍成电影,就会被加入大量的细节,同时用视听的多维感官刺激,给人一种全新的感受。

这些细节如此完美,就连电影里面的广告都让人丝毫不会觉得出戏,甚至还会让人觉得许多的含义不明的广告都挺有意思的!

裴谦木然地往嘴里塞着爆米花,脑海里就只有一个想法。

这特么是我写出来的剧本???

故事梗概确实跟自己写的差不多,但是拍出来的东西,跟自己预想中的完全不同啊!

前半段的剧情还看不出什么,剧情过半之后,整个故事突然急转直下,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林如仪跟路知遥摊牌的这一幕,电影院里响起了一阵倒吸冷气的声音。

显然,很多观众都被这个神展开给惊到了,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但,裴谦想象中的那种破口大骂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大家反而更加认真地往下看了!

甚至就连裴谦自己,也完全没有任何气愤或者被喂毒的感觉,只是在震惊中期待着未来的剧情发展。

随即他意识到这里有很大的问题。

不应该啊,为什么我看到这一幕,并不觉得生气呢?

这不应该是非常剧毒的剧情吗?

又塞了一把爆米花,裴谦努力地分析着这种情绪出现的原因。

似乎是因为电影制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疏离感。

开头的这一段,电影花费了不少的篇幅在描写主角的日常生活,包括他吃速食餐、看电视节目精彩、凌晨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等等。

但是,这并没有加深观众们的代入感,反而将观众们的视野给完全剥离了出来,变成了一个毫不相关的旁观者。

在拍摄过程中,镜头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监控,冷冰冰地、不带任何感情地俯视这个世界中男主角的生活。

男女主角恋爱时的甜蜜被消解了,分手时的痛苦自然也被消解了,这种方法能够让观众们感受到主角的情绪波动,却又仿佛隔了一层镜子,不会引发内心中太剧烈的情感波动。

裴谦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

电影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但同样的剧本交给不同的导演来拍,却能拍出完全不同的作品!

这是因为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导演会不断地加入一些“私货”,拍摄的手法、电影中的各种细节、讲述故事的节奏……

这些全都会影响观众们对于一个故事的观感。

有些看似非常无聊的剧本经过个人风格浓烈的导演拍摄之后,就变成了影史中的经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

显然,朱小策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和裴谦的原意完全不同……

而导演显然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拍摄的,所以在剪辑和做完后期之后,整个电影已经完全偏离了裴谦原本想要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