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揭幕战,世子!(第2/4页)
王爷的目光落到了许安身上,
许安跪伏下来,禀报道:
“王爷,末将有一事禀报,末将发现军中辅兵和民夫,在军纪军律上有所不足,恐有后患。”
“这般严重了么?”王爷问道。
“回王爷的话,是。”
晋东军的军风承袭了当年靖南军,讲究军中事无巨细都需严格把握;
但近些年来,虽然每年都有军演调度,但正儿八经的出征大战,已经很久没再出现了,再加上这次入辅兵和民夫的,年轻人比较多,就容易出现散漫的问题。
这类问题出现在其他军中,其实根本不会引起注意,但在晋东军眼里,就未免有些不像话了,且许安本人,现在任的就是军中军纪官,这是他职责所在。
这时,一直在旁边批折子的天天抬头看着郑凡开口道:
“父帅,这几日来,民夫辅兵犯事的折子很多。”
郑凡点了点头,对许安道;“许安。”
“末将在。”
“孤命你牵头着手,整肃辅兵营民夫营军纪,大战在即,你时间不多,帮孤将军纪,给整顿好。”
“末将领命!”
许安起身,退出了帅帐。
郑凡的目光,则又落到陈仙霸和屈培骆身上。
当下格局是,
晋东军出镇南关后,来势汹汹,已经沿着上谷郡南部也就是渭河沿岸拉开了阵势,这里面,兵马肯定不是堆积在一起,而是铺散开了,进行重点的针对。
双方其实都清楚,接下来,晋东军要做的,就是过江了。
楚人已经开始了战略收缩,楚人也不打算在渭河来直接与晋东军进行战略决战,因为这笔买卖,对楚人太亏。
晋东军要是输了,在事先防备好楚军水师的前提下,至多也就是个进攻受挫,打不过江去的局面,损兵折将是无法避免的,但真要说伤筋动骨,还真不至于。
另外,就算是晋东军第一轮攻势败了,楚军敢趁着这波势头反攻过来么?
且不说上谷郡的地形对于以步卒为主的楚军而言简直就是“裸”奔,真就爆种打了过来,那镇南关还立在那儿呢?
到时候,楚军就是进退不得了。
对于楚军而言,反攻过渭河必须要达成的战略目的就是一口气在击溃晋东军主力的基础上,再拿下镇南关,否则在这宽阔的平原上,晋东骑兵足以将楚军精锐给埋葬。
至于说坚守,也得看看运气,因为一旦晋东军攻破了一点,在某一处位置上登了岸,甚至更远一点,从三索郡那里过河,再绕过来;
楚军一旦做出坚守渭河的决定,其防线就会在呈一字长蛇阵的基础上被马上戳出几个窟窿,然后被晋东军各路兵马完成切割包围。
虽然好些年没打仗了,但双方的战术习惯彼此都心知肚明。
故而,
从军事布置角度来说,对面的楚国王爷熊廷山,选择战略收缩,以空间换时间,是正确的选择。
毕竟,当年燕军曾两次杀入楚国腹地,但最后,都不得不撤回去。
只不过,
楚人也不可能就撤得那么光棍;
现在的态势就是,双方都陈兵两岸,你知道我要进,我知道你要退,但总得过过几道推手,亮个彩。
接下来,某个位置很可能会成为双方聚焦的区域,那里,将打一场,然后看结果,双方再进行接下来的步骤。
而陈仙霸与屈培骆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则是想趁着明日军中击鼓聚将前,抢先走个后门,预定一下这“开门红”的差事。
许安走后,
陈仙霸抢先开口道:
“王爷,末将这几年一直活动在这渭河沿线,对楚人水寨的防御和楚人战法,极为清楚,另外,末将麾下虽然只有三千骑,但都是末将一手调教出来的袍泽,绝对敢战能战。
知己知彼,
故而,末将认为自己能担当得起这首战之责!”
陈仙霸说完,屈培骆就开口了,只不过他说话的语气,没有陈仙霸那般刚硬,昔日的屈氏少主,在蹉跎了一段岁月后,在这些年里,又逐渐捡回了属于大楚贵族的优雅:
“论知己知彼,我是楚人,我麾下的楚字营,也是楚人,陈将军,我想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陈仙霸扭头看向屈培骆,目光微凝。
屈培骆微微一笑,倒也不惧,反而拱手道:
“王爷,楚字营请战,伐楚之战,若是能以楚攻楚,才是正解。”
坐在帅座上的郑凡,看着两位将军的争吵,似乎很难以抉择。
而边上重新开始批阅折子的天天,则显得有些过于安静。
郑凡伸手,推了推面前的茶杯。
天天起身,端起茶杯,帮郑凡续了热茶,放过来时,郑凡有些疑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