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第3/6页)
而大唐,也或许并不需要自己的改变。
做皇帝?
不是没想过。
但也只是想想。
那不是除掉一个李治就可以的。
而是要从上到下,将所有的秩序、人,血洗一遍,重新整合,才有可能改变成自己的东西。
那不光是杀人就能办到的。
而是要做深入的社会改革,权力重组。
否则只会无穷无尽的撕裂下去。
要么自己成为全大唐之敌。
要么自己一怒血洗朝廷。
然后大唐各州分裂,军阀权臣四起,群雄逐鹿。
然后胡人再一次乱华。
有意思吗?
若这么做,今后数十年,自己就被绑在那张龙绮上,为这个帝国千千万万子民,耗尽每一滴心血。
最重要的是,不会有人感激。
所有人只会在背后戳着他的脊梁喊:看,那个暴君,那个篡臣!大唐并无失德之处,圣人李治乃有为明君!他这个叛逆之臣。
是的,那是一定会出现的。
天下民心,天命还是在大唐啊。
哪怕历史上武则天另立武周朝,但武则天最后还是得还政于李唐。
为何?
天下这么大的事,是一个人能干完的吗?
真到哪一步,只怕身边兄弟,第一个会跳出来反对。
与自己决裂。
与其这样。
不如就维持现状吧。
他认命了。
带着防疫之法,带着堆肥之法,回到长安。
是他对大唐,最大的善意。
也是他的仁心。
做到这一步,立德立功都有了。
也算不枉穿越到大唐,历练这十八载吧。
只是,后面的事,谁能想到呢?
他的地位是超然了。
权柄是更重了。
圣人与武后也更倚重了。
但是这一切,和小苏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
所有这些纷乱的念头,从模糊到清晰。
直到心神回到眼前此刻。
苏大为向着面前关切的李淳风、丹阳郡公李客师,还有袁守诚长声叹息:“为大唐,我已做得够多了,那种推倒一切重来的事,对我没有意义。”
“洛阳之事……”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苏大为牵起一脸担忧的聂苏,握了握她柔软的手指:“我就想带着小苏,重走一下当年走过的路,还望郡公成全。”
“成全?”
李客师抬头,苍老的眼中闪过一抹怒其不争的怒意:“臭小子,我们三个老道已经黄土半埋脖子了,纵是我们成全,洛阳那位,他会成全吗?”
众人都知道他指的是谁。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李客师与李淳风、袁守诚,三人都是道家宗师级高人。
虽然年岁已大,但心性非常人可比。
哪怕真的大限已到,都是以一种豁然达观之态来面对。
并不会去畏惧生死。
但是,李治不同。
这十八年来,李治的为政手腕非常厉害。
削平长孙无忌,收拾关陇和山东贵族。
外平西突厥、百济、高句丽、吐蕃、西域诸胡。
内平高门贵姓,门阀士族。
朝政虽然时有迭宕,但始终能安然渡过。
四海平定,万国来朝。
天可汗之名,实至名归。
乃封禅泰山,称天皇天后。
但是,到了后期。
特别是近一两年。
从移都洛阳之后。
很明显,李治有些不正常。
甚至将朝政丢给武媚娘,自己在宫中觅地潜修。
以图续命。
很明显,李治感受到了死亡的逼近。
他怕死。
任何英明雄主,到了末年,都会有昏聩之举。
并非是他们不明白。
而是人真的到大限将近之时,心态崩溃,心性大乱。
到那个时候,整个天下,与我何加焉?
如果我死了,这一切对我有何意义。
人在不同的阶段,认知是不同的。
在拥有健康时,不会把时间当一回事。
只会不断追求功名,追求功业。
可一旦失去健康。
意识到时日无多时。
观念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再多的功业,哪怕是伟大帝国,和个人的生命比起来,也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心态变了。
如果圣人李治,还有十年二十年阳寿。
那么他有无数种手腕,可以不起波折的将苏大为离开洛阳,这一恶性政治事件,平息下去。
但是他没有时间了。
比起平息事态。
如何更快的抓到苏大为,逼问修炼之法,寻求延长寿命。
这才是此刻李治最迫切的需要。
也是最真实的人性。
所以,李淳风三人纵然愿意。
但是洛阳的圣人,又如何肯成全苏大为的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