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在竞选进入白热化的时间里, 任何一点动作都会引起无数讨论。
何况这次致敬肯尼迪《我们决定登月》的演讲如此大胆破格,不仅变相承认“变异者”的存在,更是提出前往宇宙的冒进目标, 这些发言超出了各方的预估, 彻底引爆舆论。
反响在媒体的报道宣传中进一步发酵,民调不得不为此连夜9补充统计新增的票数。
各大报纸都出了特版新闻评议。
《纽约时报》发声称:
“经过无数的争议,人们终于确定下一个具体的名称来描述‘这些人’,不是生化的,不是改造的,而是‘变种的’。
翻阅各个文献,科学家和学者们从五十年前的冷战时期查询到关于‘变种人’的相关资料, 他们甚至早就有了这样一个学术的名词解释。
特斯拉克博士认为这种基因变异最早可能自人类进入文明时代起就开始出现,呼吁社会警惕‘变种人’的存在。很难相信一个能查找到历史记载的事实,在官方的口中一直含糊其辞。
数月的争论不断也只是换来乔治·沃克·布什这位总统候选人一句‘我没有答案’, 这种逃避和忌讳不免让人失望, 冒然提出的‘宇宙计划’是否又是另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手段?”
其时政版块中的严肃报道里依稀看出一些微妙的倾向,隐隐针对作为共.和.党代表的小布什。
以《纽约时报》为首的左向派更认同艾伯特·高尔副总统提出的:“完成特区城市修建,重新规划美国社会建设, 提高科学管理手段才是当下务实、可行的首要任务。”
随着越来越多不知真假的“变种人”冒出来, 关于“大都会”和“哥谭”建设是为了集中管理“变种人”的说法也越来越流行,并且获得了大量的支持。
区分群体的做法看似带来不少安全感,同时也加剧了反对者的恐惧和仇恨。
而《华盛顿时报》则力挺演讲的言论:“停止分裂, 停止斗争。如果这一切是假的, ‘变种人’不存在,那么不要因为莫须有的对立而互相敌视。
如果这一切是真的,‘变种人’早就在我们周围,那么我们依旧这样生活过来了。地球不会因为出现超能力而爆炸——
为什么不看得更远一些呢?说不定他们能帮我们踏上去宇宙的新道路……”
《星球日报》的报道更加辛辣, 新锐的女记者露易丝·莱恩在文章中直言:“不要忽略那些信号。
当我们发现‘变种人’的时候,政府早就在筹备‘大都会’和‘哥谭’的建设,现在他们开始谈论飞向宇宙,那我们最好开始关注‘外星人’。”
顺应这个话题,美国两大新城市又一次在大众的视野焦点刷新存在感。
在负面声音的另一面,还是有不少美国人民期待新城市的建立,就算那里说不定会塞满“变种人”,但光凭特殊税收福利,以及高科技的优先试用等等政策优惠,就足够压倒一大部分的人的抵触。
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一千个美国公民中相信“变种人”存在的占据38.3%,坚信这是人为阴谋的占据29.4%,剩下32.3%的人填的是不在意。
没有亲眼看到超能力现象,人们不会轻易接受这是真实的。
更多的年轻人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面对媒体无休止的跟进报道。尤其是小布什在哈佛演讲结束后提及了《佩吉·卡特》电影,在互联网线上发起了一系列的玩梗和热议。
RN网的实时热搜第一词条就是:“‘美国队长’是变种人吗?”
紧接着排列其后的则是另一个大热话题:“瑞亚·诺伦是不是变种人?”
这似乎比《哈利·波特》的“女巫”更对应美国人民的口味。
当然,关于魔法和巫师的议题在欧洲大陆依然流行,“变种人”的相关新闻将作品系列全送上畅销榜,至今霸占榜单头部,电影票房更是一再刷新。
但不管是魔法灵力,还是基因异化,都是一种让人获得其他特殊能力的天赋。这让人们开始研究起从古至今那些历史杰出人物的奇特之处。
谈起“美国队长”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
这位二战美国英雄的事迹闻名世界,其中就有不少夸张到比动作电影还离奇的历史小故事。光是曾经单枪匹马杀入五百人的纳.粹军营这段就足够历史学家争吵真假。
放到现在来看,自然就紧跟热点地演变成“他是不是有超能力?”这种新式问题了。
而牵扯到以演戏、拍电影这另一种方式而名声大噪的瑞亚·诺伦,当然是因为那部万众瞩目的电影《佩吉·卡特》,她和“美国队长”拍戏。
毕竟男演员是一个新人,历史角色的名气盖住了对方,“美国队长”本身自然成为人们更关注的对象。而佩吉·卡特在观众群体里的影响力不及瑞亚·诺伦这位好莱坞巨星,所以在电影上映前,话题还是围绕瑞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