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携民渡江

华雄并陈到,领五百王骑,重返小长安聚。

是夜,阴氏坞堡,中庭。

甘夫人母子,洗漱更衣。与阴瑜堂内相见。

“敢问夫人,欲往何处。”阴瑜问道。

“欲往鲁国。”甘夫人答曰。

“如此,当南下襄阳,舟入汉水,再入淮泗,旦夕可至也。”阴瑜言道。

“如公子所言。”甘夫人不置可否。

阴瑜乃赤诚君子。甘夫人既不愿道明真身,亦不便相问。这便起身告辞。关于甘夫人来历,南阳一地,讳莫如深。阴瑜亦有耳闻。尤其搅动各方人马,争相入局。牵扯之广,闻所未闻。

传言,甘夫人乃蓟王妃嫔。另有传言,甘夫人乃出大汉深宫。

无论孰假孰真,身份皆贵不可言。

且与阴氏有送葬大恩。于公于私,既入阴氏坞堡,阴瑜自当护其周全。

新野居南阳盆地之中。阴氏坞堡,西临沘水。又名比水、泌水。源出比阳县东北,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至襄阳东北入淯水。舟行最为便捷。

问清甘夫人动向。阴瑜自去安排舟船。

自亡命南阳,甘夫人母子皆车居。起居洗漱,多有不便。车入阴氏坞堡,稍得纾解。何况堂外还有赵云守护。母子相拥,一夜安睡至天明。

日出时。五百精骑,一人双马。携老小千余,奔入坞堡。

往来奔逐,人马皆疲。强驱必伤马匹。阴瑜等人进言,甘夫人母子可先行。从众避入坞堡,足以保全。

待五百王骑,养精蓄锐,再行不迟。

尤其千余小长安聚中流民。除去三百青壮,余下皆老弱妇孺,不堪一击。且无足量舟船承载,途中必为贼人所害。与其追随赴死,不若就此定居。阴氏坞堡,足可容纳。

甘夫人亦觉有理。遂与华雄等人商议。

虑及有赵云、陈到二人随行。甘夫人母子,自保无虞。华雄自不反对。

于是,甘夫人母子,乘船先行。与华雄等人,襄阳相会。

舟行数里,忽见流民漫山遍野,奔逐哭号。似皆往新野而去。何后遂命陈到询问。

便有老者,驻足答曰。南阳渠帅,尽驱聚中老小,皆奔新野阴氏坞堡。只因阴氏富庶,广有积粮。

陈到如实通禀。

略作思量,甘夫人冷声言道:“贼人此举,乃嫁祸之计也。”

何苗言道:“贼人知我等送葬阴氏,故有此举。”

“且速归。”甘夫口出惊人之语。

“不可。”何苗进言道:“明知贼人驱赶百姓,行嫁祸之计。夫人焉能自投罗网。”

甘夫人言道:“若百姓皆因我母子,亡命新野。还有何面目,再见蓟王。”

见何苗仍苦劝。遂以心腹之言相告:“若负此污名,他日我儿,何以为君?”

何苗这才醒悟。何后今之所虑,已非为己,而为麟子也。且亦如所虑。蓟王乃不世之明主。麾下皆治世之名臣。年不及而立,已有王子百余。

他日裂土封国,必有取舍。若让阿斗背负此恶名,恐为千夫所指。弃万民于不顾,有其母必有其子也。

虑及此处。何苗不由心生慨叹。话说,少帝亦出何后。若能如对麟子这般爱护,少帝又岂会与生母不亲。反与养母亲近。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赵云、陈到,自无异议。于是重回新野。

遥见甘夫人一行,去而复返。阴瑜急来渡口相见。

“夫人因何折返?”

“贼人驱赶墟中百姓,皆投新野而来。我若只身逃亡,必延祸百姓。”甘夫人答曰。

“此乃嫁祸之计也。”阴瑜劝道:“夫人若留,正中贼人诡计矣。”

“明知中计,亦不可独行。”甘夫人言道:“秦胡贼兵,为祸之烈,尤甚盗贼。若知我未中此计,必杀人泄私愤。那时,坞堡内外,血流成河。亦延祸公子,性命不保。”

“如此,且入堡中,再做计较。”事已至此,阴瑜亦多说无益。

车入坞堡,与华雄等人相见。

华雄亦是豪杰。自投奔蓟王,守备函园。周遭袍泽同僚,皆思百姓之所思,急百姓之所急。函陵令鲁肃,更爱民如子,名守之姿。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华雄又岂能例外。

这便言道:“夫人心怀百姓,乃主公之福也。”

此话,发自肺腑。更助甘夫人,坚定留守之心。

“坞堡能容人几何?”

阴瑜答曰:“不下数万之众。然存粮却不足以久持。”

“贼人粮草何来。”甘夫人又问。

“乃盗人祖坟,贱卖换来。”

“贼人尽驱流民,齐投新野。料想,必一路尾随。如此,人吃马嚼,亦难久持。”甘夫人言道。

“诚如夫人所言,若无游商贩运,贼人亦无从久持。”阴瑜暗自惊讶。不料甘夫人竟有此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