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程永宜之计(第3/6页)
萧宁当时就为难了,好在姚圣靠得住,没让他们再次受制于曹根的威胁。
“旧京就交给你,你用你的方式攻下就行,我会带人安顿兖州百姓。”萧宁也清楚,安民这事简明是帮不上忙的,既如此,干脆让他出兵攻打旧京城。
简明一听可高兴了,赶紧应下,“公主放心,末将一定用最快的速度攻下旧京城。”
“人如果逃入荆州,能放就暂时放一放。”萧宁随口提了一句,简明一眼看向萧宁,之前萧宁不是认为打不过的人也不会逃?
“有的人不会逃,有的人一定会逃。”萧宁如此说了一句,简明听得云里雾里的。
“去吧!”现在说得再多,诚如简明表现,他并不能理解,既如此,且往旧京城去,会有他明白的时候。
“唯。”简明也觉得不需要太过追根究底,他只要将分内的事办好,无须多问。
等简明一走,萧宁命明鉴、顾义、崔攸,思虑如何安民。
众人各持己见,顾义道:“公主之前虽已准备,提防灾后瘟疫爆发,今亦不可松懈。”
说到这里,萧宁道:“让所有人开窗开门,四处撒上石灰。”
言至于此,萧宁一顿,石灰什么的,还得制成。制作过程是怎么样来着?
思虑之时,明鉴一脸崇拜地望向萧宁,“公主亦知石灰?”
萧宁颇有些汗颜,明鉴知道石灰,涉及略广,她吧,倒是有几分假的,毕竟谁也不像她一样,都经历过了21世纪,见多识广。
“看过,知其功效。便记下了,原想不知哪日能用得上。”萧宁不敢自诩知之甚多,毕竟她这得先贤之功,知之甚多,和明鉴比起来,差得远了。
明鉴道:“石灰却有奇效,然欲大面积生产,并不容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公主,此事交由臣。”顾义请以接手,兖州的情况,他一个坐镇之人比之旁人要熟悉得多,更该出面,由办妥。
“好。连同粮草药材也交由你来调集。”萧宁爽快地放权,顾义应唯。
“兖州所得城池,取可用之人,忠义之士,愿意归顺者留,不愿意归顺者,杀!”萧宁望向作为吏部尚书的崔攸,崔攸垂拱应下。
明鉴不用萧宁开口,自觉地道:“臣随在公主左右,为公主打打下手。”
其实真论起来,跟在萧宁的身边给萧宁打下手,怕是最辛苦的事,什么都要管,什么也都得管。
萧宁无奈,她这手下的人其实不缺。一眼扫过身后,玉毫,欧阳齐,明鉴莫不是把人当了摆设。
“那臣和秋尚书一起。”正好,这一回明鉴和秋渠学了几手本事,发现这确实有用。
眼下要说最忙得不可开交的人莫过于秋渠,故而明鉴请助秋渠一臂之力。
萧宁一想也成,修堤立坝,多少琐事。
“我已经让雍州将最近的研究成果陆续运来。”修渠引水,如何能缺得水泥。要知道现在想要修出好的工程,就得用糯米。
糯米啊,在这粮食缺乏的年代,用米来修路修河,如何能不引起民愤。
萧宁当时就想到了水泥!大概的原材料,萧宁记得。但就算记得,也不能尽说,给一个方向,让人努力研究。
好在,改造制纸之法的人,听说萧宁有办法,用其他材料代替糯米,修路修河,马上想到此举成了之后的影响,大喜过望,立刻亮不犹豫地埋头按比例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年前有了结果。
萧宁本来打算让人大面积生产,但这人力物力一时都在前线,并未有太多的兵力。
兖州突发洪水,那么大的水灾之后有什么后果,萧宁完全可以想像得到,这种情况下,若是要重新建堤建坝,没有水泥绝对不成!
是以,萧宁将兖州的情况以十万火急之势发了三封信回雍州,一封是给亲爹萧谌的,另外一封是瑶娘,最后一封,自然就是卢氏的!
萧宁觉得,这桩事,要想快速办好,最好的人选就是卢氏。
亲爹需得应对曹根兵马进犯,完了还有胡人,豫州战事未止,雍州又起战事,
瑶娘,若用量不大,让瑶娘出面毫无问题,可现在这量大得惊人,又是必须的。
毕竟兖州遭此灾难,本来粮食就短缺,这时候再用糯米修堤修坝,无异于雪上加霜。
萧宁就算暂时没办法改变粮食产量问题,能少浪费粮食,就得少粮费些。
尤其有替代品的情况下,为何要选择非用粮食不可?
好在,卢氏坐镇,有难处,亲爹顾不上,就该请卢氏安排。
比起萧谌,卢氏那必须更可靠得多。
亏得萧谌不知道,在萧宁的心里自己竟然是这样的位置,否则定是饶不了她。
“就是上回公主让人运到梁州的水泥?”明鉴确实挺了解事情的,一听萧宁说起,马上知道萧宁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