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谁才是黄雀(第6/7页)

既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倒不如干脆利落地说个清楚。梁好若是想活,她一定好好地给她治;若是不想活了,木红娘也就不白费这个心思。

这话就不用问了,活,谁能不想活!

“活!”梁好连忙掷地有声地回答。

木红娘把人提起来,“走吧!”

怎么说梁好也算是个习过武的人,那么叫人提拎起来,木红娘的武力值,哪怕之前确实已经试过一回,难不成之前木红娘还手下留情了?

萧宁看到这一幕,掩口而笑。她还是回去好好地睡会吧。

扬州去岁遭逢天灾,这又逢人祸,休息养好精神,她也得好好地想想,应该怎么样防止以后同样的事情再发生才是。

***

海贼上岸,纵然三万海贼都有来无回,好几个村落的百姓也遭受巨大的打击,死伤百姓并不在少数。

好在萧颖这个刺史靠谱,打仗的事她就算帮不上忙,安抚百姓,如何助百姓重建家园,一样样的安排起来。

萧宁让将士们听从号令,接下来就在扬州转悠,海贼摸上岸一事,确实不受控制,可是不是会有别的办法,能更有效的防止百姓因海贼的靠近,而发生同样的惨事?

思来想去,萧宁更觉得有必要做到全民皆兵,唯有如此才不管来的是什么人,想抢掠百姓都成为奢望。

而扬州既然临海,海贼能摸得上来,不如在这儿建起码头,码头啊,现在可以用来预防海贼上岸,将来更能赚钱,赚大钱。

萧宁赶紧把秋渠喊来,将码头的事和秋渠细细地讨论,秋渠一向也是个异想天开的人,否则从前也不会都当他是疯子,几乎没人相信他的话。天天喊修渠引水什么的,道能造福于民,不过都是空话,谁手里有那么多的钱和人来修他想出的这些东西?

结果秋渠碰上一个萧宁,秋渠想的不算太长远,至少和萧宁一比,他是深以为自己差远了。

“殿下,咱们人不够。”哪怕萧宁已然出钱请人,这一州一县的百姓,但凡不怕吃苦不怕受罪的,都可以去。

扬州渠都修起来了,现在再想建起码头,这同样也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工程。人不够,怎么想都不成。

“按百姓对海贼之恨,若是有办法防止海贼上岸,你认为百姓会不愿意出力?”萧宁并不认为,关系性命的大事,比起修好渠后,未必能立刻看到的好处,御敌于外,保全百姓的性命最是关键。

“那,咱们试试。”秋渠只是担心逼得百姓太紧。

毕竟事情太多,总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执,到时候能不能如他们所愿,亦或是会引起别的争议,谁都不敢保证。

“试试。”萧宁愿意试试。话不宜说得太满是吧,那就不说了,且看看方案亮出后,百姓们都是何反应,是否愿意助朝廷一臂之力,共建扬州的安宁。

是以,萧宁很快命人将公文昭示于扬州,言明扬州遇见的问题,海贼上岸一事,那并不是第一回 ,也不会是第二回,当汲取经验;建码头,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海贼能够再像以前一样自由出入扬州。

然朝廷这些年一直兴建工程,这个码头修与不修,朝廷征询民意,若是百姓们认为该修,那便修,若是认为不该修,便就此作罢。

从前朝廷下达公文,从来没有跟百姓商量,这第一回 垂询百姓之意,百姓们都深受海贼之苦,早年那是连管海贼的人都没有。

大昌朝得扬州以来,一直全心全意地歼灭海贼,可是海贼为贼多年,哪里是一时半会能杀得完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百姓们感激大昌朝的军队。

海贼上岸后,哪怕不少的村落损失惨重,家人亦枉死,但萧宁带兵迅速赶到,并且为他们杀了海贼,为他们死去的亲人报仇,并未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惨遭杀戮而见死不救。

“修,朝廷既然说要修,咱们就修。大昌朝怎么对我们的,大家都看在眼里,自当明了,这不是一个喊空话的朝廷,既然他们能为我们谋划,咱们要是不跟朝廷同心,如何能得这扬州太平?”

“说得对。朝廷也知道大家的日子不好过,正是因为如此,这才会问大家的意见,若是大家愿意,这码头建起来,总是没有我们吃亏的。再者,苦就苦吧,咱们苦一苦,将来的孩子能过好日子,那也没什么不好的。”

“对。那我们修,一定要修!”

百姓们随这说修的人越来越多,也都觉得修得好。

萧宁既是垂询百姓之意,百姓们愿意修,且让秋渠带人准备起来,务必要先将此事落实了。

与此同时,萧宁也让人开始训练百姓,全民皆兵,依然不分男.女,愿意强身健体者,萧宁就让人教他们,教好了!

这样双管齐下,萧宁在扬州逗留了将近一个半月,这才离开的扬州,只是待她准备赶往梁州,倒是兖州传来急信,看完信上的内容,萧宁立刻掉转马头,先往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