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陆上航母
其实从实际出发来看,快速增援欧洲战场,最合适的方法应该还是之前陈新曾经在西南地区救灾和支援露西亚时使用过的气囊方舟。
这种大型飞艇有着不错的运载能力,在经过改造之后也有足够的自我维持能力。
之前在露西亚的支援行动中,已经证明了这种气囊方舟的良好性能,如果国家希望马上对欧洲战场进行支援,其实应该使用气囊方舟,而不是等陈新这边把陆上航母造出来。
事实上军方和国家高层所提出来的增援欧洲战场,原本计划的也是等露西亚方面组建好军队,炎国这边用火车将炎国的派出的部队以及提供给露西亚方面的装备一起运到露西亚,再从露西亚通过铁路进入欧洲地区。
然而这个计划虽然可以支援欧洲战场,但想要让欧洲各国能够有效抵挡外星生物的进攻是不太可能的。
虽然不知道欧洲战场上的外星生物是什么样子,可陈新清楚的知道,即便它们只有洞庭湖地区这样的程度,也依旧不是欧洲各国那没有被自己开过外挂的军队所能够抵挡的。
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如果一只能够有效抵挡外星生物进攻的部队增援到了战场上,欧洲各国是用自己的部队去硬抗外星生物的进攻,靠着这支部队去消灭外星生物?
还是将这支部队顶上去和外星生物拼消耗,而他们自己的部队借此保存实力?
答案如何是根本不需要去思考的事情,尤其是欧洲那几个国家尤其以这种事情而著称。
一个喜欢投降、一个喜欢卖队友、一个喜欢坑队友,剩下一个能打的还在几十年前就被打趴下了,现在也变得乱七八糟。
这几个国家虽然说在之前的灾难中经过了一轮整合,现在保存下来的实力也还算不错,而且和外星人作战也不存在投降什么的,按理说应该不会有什么幺蛾子。
但是欧洲这几个国家过去的历史记录可都不怎么好,陈新可不希望自己国家的战士们被这帮家伙坑了。
如果能够让这几个国家的士兵发挥更强的战斗力,至少可以让他们少一些用来坑人的借口。
因此,考虑到维持欧洲战线和让这次对欧洲战场的支援能够起到更有效的作用,陈新觉得给增援部队提供一艘陆上航母,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是按正常流程走,可能生产一艘陆上航母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无论是设计定稿,还是实际建造,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投入。
不过现在陈新准备加速这个流程,那一切就要快上很多了。
首先自然是图纸,将之前要求各部门配合设计的图纸重新汇总起来,陈新并没有去细看每一张图纸,而是将它们全都汇聚到了电脑里,生成立体模型之后,组合在了一起。
因为是事先就固定好了设计框架,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之前陈新给出的概念设计图来的,加上各个部门之间都可以直接协调,所以各个部分汇聚起来的设计图自然也不存在什么尺寸差距或者设计不匹配,很快便组装成了一艘陆上航母的立体模型。
陈新将数据导进了自己的腕表,用纳米分子重新将其投射出来,准备对细节部分进行调整。
这只是根据最初的框架设计图提出的初稿设计,很多部分干脆就只是概念性的设计,只是有一个说明和尺寸,表明这里有这么一个东西,而最后落实到真正用于生产的图纸上时,早就会被改的面目全非。
甚至于就连落实到图纸上之后,也会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做出各种修改和调整。
所以像陆上航母这样的大型载具,在整个建造过程中是需要对图纸进行无数次的修改和调整的,这甚至会贯穿整个建造过程。
但是现在陈新显然不打算慢慢来了,他直接对着图纸进行了系统升级。
这对于现在的陈新来说已经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了,而在他一番升级和调整之后,陆上航母的图纸也已经升级到了一个令他满意的程度。
只是这份图纸只是陈新一个人想法,如果是之前他还会把图纸交给其他部门进行修改和完善,综合他们的意见,调整其中不合理的地方。
然而现在,陈新只是根据之前移动基地的所积累的经验,对陆上航母的图纸进行了升级和调整,便直接定稿了。
为了节省时间,他并不打算再把这份图纸拿去让人进行修改和调整,而是打算和当初建造移动基地时一样,先把成品搞出来,再慢慢去测绘图纸,反推技术。
而且最关键的是,为了能够让陆上航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欧洲战场,陈新在陆上航母上设计了真正意义上的黑科技设备——反重力装置。
反重力装置虽然乍一听这是非常离谱的存在,但实际上人类到目前为止,想要实现这种技术,还是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