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大炮傻了眼
叭!
滚滚的硝烟中,犹如枪声的鞭响仍然异常的刺耳,宋国辅这个当年在吴桥兵变后,随耿忠明一同降清的甲喇额真大喝道。
“想活命的快把大炮推上河堤!”
说罢,他甚至自己也跟着跑到红夷大炮前,推动着炮车,大喝道。
“走……”
随着众人的喝吼,重达两千多斤的红夷大炮动了!
在几十个清军炮兵的拼命推动下,笨重的四轮炮车动了起来,朝着河堤的方向推动着。
无论是明军也好,清军也罢,都没有发展出野战炮车。
这或许是因为第一批大规模的红夷大炮输入是从近海沉没欧洲军舰里打捞的舰炮,那些舰炮成了大明铸造红夷大炮的原型,当然,船上的四轮舰用炮车也成了炮车的原型。
因为舰炮笨重的关系,所以明军大都用其守城,舰用的四轮炮车倒也适用。但是清军却将其用于攻城,尽管四轮炮车不方便,但平常转移时都是装在马拉大车上,倒也堪用。
不过,这会笨拙的小轮炮车,却成了致命的弱点,尽管众人拼命的推着炮车,但时而陷入泥坑里的小轮,却阻碍了炮车的移动。即便是一个拳头大的小坑,也能让半尺高的小轮陷进去好一会。
在宋国辅领着清军炮手拼命的推着炮车上河堤时,从河上打来的炮弹更加密集了。
因为明军的炮船在河上,河堤上骑着马的清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们往自己这边挥洒着炮弹,也就是干着急,毕竟,马不会水!人,也不会。
在他们看来眼前的这一幕是壮观的——伴随着一阵阵剧烈的炮声,河面上的船队中立刻闪现出一簇簇、一朵朵白色的爆烟和桔红色的火光。瞬间又在空中连成一片密不透风的巨响,夹带着炮弹划空地呼啸。
“呜……”
沉闷的呼啸声汇成一片时,很难形容它的动静,就好像整个天空变成了一面大鼓似的,那面大鼓上有无数把大锤在上面不停地擂呀,敲呀。只震得众人的心头一紧。
在这一阵阵雷声般呼啸声中,数以百计的白色烟迹在空中划过的——那是24磅炮弹木质时间引信燃烧时冒出的烟迹,尽管这个时代也有开花弹,但此时的引信就是一根药捻子,而这种木质信管要等到百年之后才会发明,其实它就是一根中空的木管内装黑火药柱。在炮弹出膛时,炮焰会从炮弹与炮管的间隙泄露到炮弹前方引燃引信,引信就按照标定的时间引爆炮弹。
木质信管、火发垒管加上某硝基化肥,所构成的威力是惊人的,当定时准确的炮弹落在人堆中爆炸时,被炸飞的残肢断臂甚至能飞出十几丈远,相比于只能产生十几二十片碎片的黑火药炮弹,这种高爆炮弹在爆炸时的碎片更多,威力更大,在密集的弹雨中,战场上到处都是横飞的破片,扭曲的破片在空中呼啸着掠杀着试图阻挡它的人们。
曾经看似坚固的盔甲在它的面前就像纸片似的,被轻易撕碎,仓皇奔逃的人们跑着跑着就被削去一条大腿,在血泊中挣扎着,下一瞬间,又被另一发炮弹炸飞上天,变成一团碎肉被抛上半空,然后再狠狠的砸落在地上。
在剧烈的爆炸中,宋国辅感觉到脚下的大地也在颤抖着,他惊骇的睁大眼睛,盯着身后的战场,那里是什么战场,分明就是一片修罗场,离开河堤差不多半里左右的区域内尽是一片狼藉,滚滚硝烟中到处都是残肢断臂。
“这他么的是什么炮,咋这么厉害!”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几十肩拉人推下终于把红夷大炮推上河堤的瞬间,瞧着河上不断喷涌的白色爆烟,宋国辅就像是魔法定住了似的。
“我的天,咋这么多的炮船!”
尽管惊讶,但是宋国辅仍然大声吼喊道。
“快,快,瞄准河上的炮船!”
都不需要宋国辅的吆喝,这些当年孙元化在登州训练的炮手们,就立即行动起来,他们纷纷调整炮车,将炮口指向黄河,他们希望能够尽快干掉河上的炮船,毕竟,谁都知道,这么近的距离,炮打的越慢越吃亏。
终于,在他们努力下,黑洞洞的炮口直指着黄河!
但是在下一刻,一个尴尬的情况发生了,这些炮手突然发现他们的大炮变成了摆设,根本够不着那些明军的炮船,原因竟然是他们……离得太近了。
臼炮的射速快,但射程很短,只有不到600米。所以想要攻击岸上的目标就要尽量靠近河岸,所以船队几乎是贴着河岸开炮。
可这样一来,好不容易把大炮运上河堤的宋国辅却尴尬了,置身于数丈高的黄河大堤上,尽管炮口直指黄河,但是它的俯角几乎……没有,也就是零度的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