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两难的选择

一路上,浩浩荡荡的船队甚是壮观,不知吸引了多少双眼睛。

不过只一天一夜的功夫,船队就过了宿迁。

那些原本被东虏赫赫杀威给吓的魂不附体的南直隶士绅百姓一听说是“火神”德王世子南下抗虏的大军,无不是为之欢欣鼓舞。

老天爷保佑!

这下可不用害怕了!

甚至还有义士率领义兵乡勇前来助阵,而任国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天启年间的举人,在得知东虏犯境后,就聚乡兵结寨自保,听说德世子率领大军经过宿迁,任国感就匆忙带着粮草前来慰劳大军。

待他到了黄河边一看,船队果然好生了得!

百多条千石漕船一字排开,船腰上立着挡板,挡板间有箭孔,十余条船连成一条,一条咬着一条逶迤而来。后面的相隔也不远,这条巨大船队就这样于黄河中央顺流而下,置身于岸边隐约可看出每条船的船眼上用火铁烙出的船名。

任国感并不知道,其实在他率领的车马,离开船队还有十数里时,就已经被盯上了,如果不是通过摄像头发现他们都是汉人,他们压根就靠近不了河边。更不会容他们划着小船靠近船队。

“来者何人!”

听着船上传来的喊声,站在船头的任民育连忙大声喊道。

“宿迁举人任国感听闻德世子领兵南下抗虏,特来犒劳大军,另有紧急军情禀报世子爷!”

又是禀报军情的!

对于禀报军情的义士,朱国强自然是倍加欢迎,这一路上有他们的存在,倒让他省了不少力,至少能够掌握清军的动向。

“世子爷,多尔衮抵达黄河北岸后,就先夺了清河县,尽管淮安府把河北的船只都撤到了南岸,甚至洪泽湖内的洪泽岛上,可是清河县却有船厂数家,船匠万余人以及大量船料,目前多尔衮一边派遣大军在河北尽行杀掳百姓,一边在清河打造船只,大有一副过河一路南下的势头……”

任国感之所以会领丁壮赶来,就是为了禀报这个军情,毕竟宿迁就在河北,随时都有可能被东虏攻破,虽然现在宿迁的百姓大都撤到了南岸,可那里总归是他们的家,现在世子爷到了,倒也让他安心不少。

“造船……”

任国感提供的情报,让朱国强的眉头一挑,这可真不像清军啊。

居然学会造船了。

造船很快吗?

“世子爷,多尔衮非但在清河造船,而且还把红夷大炮部署在清河的黄河河堤上,依小人探听到的消息,是在得知世子爷领兵过来后,他才在河上布置了炮队,小人听说,但凡是有船从河上行过,东虏就会炮击河船,东虏的炮队威力极大,甚至把炮弹打到了对岸的洪泽湖口的马头镇。”

闻言,朱国强足足愣了好一会。

造船、建炮台!

这支清军有点怪啊!

其实,朱国强并不知道的是,清军的这种举动,更多的是被逼无奈,尤其是在河堤上置炮队,压根就是他逼的——阿巴泰在徐州城下被炮船炮击炸死几千人的消息传到多尔衮这边后,他立即第一时间在河堤上布置了炮队,以阻止明军的炮船偷袭。

“多尔衮的反应挺快的,他设炮台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我从河上炮击,也是为了避免在其强度黄河时,我从河上袭击。也挡住了咱们进洪泽湖的去路,这就等于帮了阿巴泰一把,咱们进不了洪泽湖,自然进不了淮河,阿巴泰可真是如入无人之境了。”

稍一琢磨,明白对方用意后,朱国强继续问道。

“有阿巴泰的动向吗?”

“世子爷,昨天有人称阿巴泰两天前就已经兵临宿州城下,想必现在宿州已经被他们打下来的了,现在他们,大概在这个位置……”

看着地图上标注的位置的,朱国强眉头蹙成一团。

一边是清河的多尔衮,一边是直指中都的阿巴泰!

两边都要防,可自己那有那么多兵力啊!

“洪承畴到什么地方了?”

为了堵截清军,崇祯除了命南直隶招募乡勇守城之外,还命洪承畴领兵十万南下,可他们的速度,实在是感人至极!这倒也不怪洪承畴,一来是他的大军刚集结,二来是因为他们是步骑混编,每日行军不过几十里。

“刚过临清……”

显然,洪承畴这边是指往不上了。

况且,就是他领兵过来了,他洪承畴能不能打得过多尔衮也是一个未知数。

“世子爷,东虏现在兵分两路,一路直指中都,一路直指淮安,如果卑职所料不差的话,他们肯定是盯上淮安了,淮安,尤其是清江浦那边,系漕运咽喉,每年这时节积压的仓漕米不下两三百万石,东虏自破墙以来,一路兼程疾驰,甚至就连临清那样百万人口的大邑都能放过,必定欲得之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