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她是他的味觉(第2/7页)
压根没注意几个火头军说了些什么。
挤进来难,挤出去也难,等他们穿过人墙时,赵头儿跟几个没兴趣去看告示的火头军,已经在茶舍里喝了半碗茶了。
不等姜言意开口,几个火头军就抢着把告示上的内容说给赵头儿听,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们有亲眷被困西州大营,如今终于可以归家了。
赵头儿听完,由衷地赞了一声:“这位新上任的大将军是个好的,不仅改善了军中将士的伙食,还涨了军饷,如今那些被抓来的良家女也能脱离苦海了。”
他扭头看姜言意:“女娃子,你是怎么打算的?”
姜言意听得出赵头儿是在帮李厨子问话,今早李厨子教她做菜,她也感受到了,李厨子已经是把自己当徒弟在教的。
如果自己愿意留在火头营,以李厨子这几十年经营的人脉,肯定有法子让她留下。
但她并不想在军营呆一辈子。
累倒是其次,主要是图自在,而且之前麻子脸的事也让她心有余悸。
上回是运气好被人救下了,下次呢?
给将军们做饭烧菜也是提着一颗心的,生怕哪里做的不好受罚。
若是自己开个店,高兴就开业一整天,不高兴或有个什么急事,开业半天甚至是不开业都成。
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又不用看什么人的脸色,更没有做不好菜就砍头的风险。
若是勤快点,挣到的白花花的银子也都是进了自己口袋的。
这约莫就是打工人和自己当老板的区别吧。
她还想着攒一攒钱,过些年在江南一带买个一进的小院,养只猫作伴,闲来无事种种花,做做菜,算是提前过上悠闲的老年生活。
姜言意便道:“赵头儿,在火头营的这些日子,您跟李师傅都照顾了我不少,我心中一直感激着您二位的。但我爹教了我这一手厨艺,我还是想自己开个小店,把他老人家的招牌传下去。”
赵头儿点点头:“你是个有孝心的,既然想开店,可想好去路了?”
姜言意摇头。
她自穿过来就一直在西州大营,这还是头一回出来。
原主也没来过西州。
要说做饭馆生意,自然是去越繁华的地方越好,整个大宣朝最繁华之地莫过于京城,不过那是非之地姜言意可没胆子去。
保不齐哪天遇到个熟人,被认出来了怕是男主还得派人来再杀她一次。
自古边关艰苦,让姜言意有些意外的倒是这西州城倒也挺热闹的,在茶舍坐这一会儿的功夫,她就瞧见了不少货郎单着货架从前面的大街上走过。
对面的酒楼门口,还有抱着琵琶的胡女在咿呀唱曲儿,引得不少男人驻足,几个难得出来一趟的火头军也心痒难耐,跑到对面酒楼门口听曲儿去了。
赵头儿道:“你离开了军营若是暂时没个落脚处,我有个亲戚倒是在这西州城内有一处铺子,里面连着个一进的院子。地段挺好,挨着都护府的。他做香粉生意,但在这关外,用得起脂粉的人家又有几户?”
“赔了不少钱,婆娘跟他赌气,带着儿子回了江南娘家。他打算把铺子也转卖了,拿着钱以后就在江南那边安家了。”
姜言意本听得有些心动,一听说得连铺子带院子的买,顿时就怂了。
她摆摆手道:“赵头儿,我哪有这么多钱……”
他目前唯一的巨款就是那一张一百两的银票,此外还有昨夜“军师”打赏的二两银子,先前做豆腐脑得赏的一吊钱,加起来一共也就一百零三两。
除去这些整的,自己身上只剩在私灶上赚的百来十个铜板。
赵头儿说的那铺子,地段好,又带个一进的院子,怕是少说也得要三百两才能买下来。
赵头儿打断她的话:“急什么,我话还没说完呢。他这铺子一时半会儿也卖不出去,如今打算赁出去,一个月给八百钱就成,你若有意把铺子赁下来,我一会儿带你过去瞧瞧,跟他说道说道,少你一百钱也不是难事。”
这番话下来,姜言意是彻底心动了。
在火头营的时候,她晚间在私灶那一会儿功夫,就能赚个三十四文,到了外面自己开店,只会赚得更多。
而且自己本钱充足,不用担心入不敷出,开店前一个月亏本卖都成,先把名气打出去后面再考虑赚钱的事。
如果西州这地却是太贫,食店生意做不走,她后面不再赁那铺子,换个繁华热闹的州府重头再来也不妨事。
姜言意当即道:“那便劳烦赵头儿您带我去看看。”
赵头儿负责采买这一块几十年了,什么时节买什么菜,都有固定的菜农长期合作,他只需捎个话,再留几个信得过的火头军看着点,自己忙完事情回来检查无误,拉回军营就行。
一行人到了城东买菜的地方,赵头儿跟几个菜农交涉完,又交代了几个火头军几句,便带着姜言意去看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