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刘春来,滚出来受死(第2/3页)
刘春来见老爹裹好了叶子烟,估摸着老头子动手的可能性,小心开口。
“啪~”
额头有点痒,打了一巴掌,刘春来摊开手,放到油灯下,一只蚊子开肠破肚的尸体躺在了他的血泊中。
“脱贫?不读大学你能如何带他们脱贫?老子56年回来,到现在,27年都没能让村里脱贫,反而越来越穷,你一个书都读不好的瓜娃子,比老子还厉害?”
刘福旺怒眼圆睁,呼吸有些急促。
手中烟竿不停敲着八仙桌边沿。
这是准备武力镇压的先兆。
“爹,国家改革开放了!咱的思想,也得改革,也得开放,地里刨食只能越来越穷!”
刘春来嘴角抽搐了一下,盯着那烟竿,语速很快。
他不敢说自己至少比刘福旺书读得多,高中都读了7年。
现在加上他刘春来,整个大队348个光棍,而且还不算22岁以下没对象的。
整个大队,6个村民小组,全村共2237人,光棍348……
幸福公社四大队,是方圆百里内最穷,光棍最多的村。
县里每次开会,公社领导们抬不起头;公社每次开会,刘福旺这个四大队的带头人同样抬不起头。
不是刘福旺不努力,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时,开荒造田、山顶修水渠、搞小炼钢作坊等各种工程,刘福旺带着全大队折腾了几十年,村里却越来越穷。
大队没任何矿产资源,田土少,人多。
农业学大寨时,刘福旺带着全大队男女老少在石头上造田,全村新增四百多亩土地。
结果,人口在那之后,从1457人激增到现在的2237人……
刘福旺带着乡亲们无论怎么干,都填不饱两千多人的肚皮。
现在,包产到户了。
别的村,粮食产量激增,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自己的不仅能让所有人填饱肚皮,还能在过年过节扯几尺布给家里老人孩子添置新衣,一月总能割上二斤肉解馋。
四大队也分田到户了。
人多,地少,大多数还都是山上没水源,庄稼靠天的土脚薄弱旱地。
每年交公粮,村里所有粮食产量都不够交国家的,更不要说乡一级的统筹跟村一级的提留。
包产到户后,整个村子更穷。
依然处于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日子。
无论是公社的领导,还是县里领导,都不愿意提起幸福公社四大队。
“瞎球扯,农民不从地里刨食,难道还像城里那样坐在办公室上下班?”刘福旺冷哼一声,眉头一挑,“县里的厂,都不从村里招人,咱欠账太多……”
“爹,改革开放了,国家一直强调搞活农村经济,这是大政策。年初,省里大会小会不都说要加快农村商业体制改革,全面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大力支持各种专业户跟家庭‘几小’产业?不管大寨,还是小岗村,不都是活不下去了才折腾?只要努力,咱也能成大寨跟小岗村那样的,让全国都来学习,到时候你这支书出场,县长都要老远打招呼……”
刘春来来了这时代好一阵,融合的记忆却让他对眼前这年过半百的老人的很了解。
八十年代,遍地黄金。
成不了华西村那样的,亿元级别的村有困难么?
当然,村子发展问题,那是后面的事儿。
现在必须解决眼前的麻烦,不能让还剩下的一个妹妹被坑了。
好好的女孩子,读书考大学,当国家干部才是王道。
嫁啥人,给人当啥后妈?
刘春来再无耻,也不会容许这样的事情在眼皮下发生。
旁边的灶屋。
茅草做顶,四周用不高的竹篾编成的墙同样不高。
墙缝中,透露出微弱的灯光。
更多的,则是浓密呛人的烟雾。
“咳咳咳……”
屋里,不断传出咳嗽声。
烟雾缭绕的房内。
一盏同样用空墨水瓶制成的油灯,挂在被烟熏得黢黑的烟囱上。
随着锅盖揭开,灶上大铁锅里翻滚的开水升腾起的热气,让弱小的火苗不断摇曳,随时都要熄灭。
“死丫头,尽拿褐色的干啥?外壳怎么染红?在家都这样,以后到了婆家,还由着性子,那日子能好过?”
杨爱群看着黑乎乎灶台上木制半升里褐色外壳的鸡蛋,气不打一处来。
看到坐在灶门口、不时用手中火钳胡乱拨弄灶塘里湿润柴草,发呆的四闺女刘雪就是火大。
穿着一件肩膀跟手肘处都打着各色补丁、洗得掉了色花格子衬衣、扎着两根麻花辫的刘雪,坐在灶门口默默想自己的心事,也不理会杨爱群。
灶孔里慢慢燃起来了火光,火光照出了刘雪呆滞的眼神。
湿润的茅草终于烧得旺了起来,可很快就熄灭,留下泛着红的黑灰,如同刘雪此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