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4页)

所以魏王也没为难她,让人放了她归家。

至于秦王和武定侯。

范家的下场和孙家是一个样,其实范家也是蠢,但凡他们能沉得住气一些。他们是得罪了太和帝没错,但皇帝处置功臣也需要理由,太和帝不可能把内里龃龉公之于众,只要范家能保持低调,老老实实不犯事,短时间内太和帝还真没办法处置他们,偏偏他们上蹿下跳不安分,还和秦王一拍即合。

范家和秦王一拍即合自然不是为了晋王,打从晋王混淆皇家血脉的罪名定下,他就注定无翻身之日,范家不过为了自保。

只可惜这个代价付的有些大,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倒是秦王,当日纪昜没杀他,太和帝也没杀他,而是和晋王一样,被幽禁了起来。不过据说秦王受的伤有些重,人是没死,但至少要养伤一两年。

.

这一场犯上作乱,让朝堂的形势变得诡异起来。

吴丞相和李尚书李瞻罕见得低调,相反方绪这个卖了女婿的人,格外高调,行走之间身边都是围着好几个大臣。

三司使柳茂铨与手下之人闲谈,感叹老臣不愧是老臣,一个个都鸡贼着呢,为何人家能多年来一直屹立朝堂不倒?这就是原因!

还有人私下说方大人最近未免高调了些,柳茂铨也只笑不语。

看看方绪的高调,再看看吴渭中和李瞻的低调,就能明白怎么回事了。人家这可是奉旨高调,旁人可比不得。

……

洋洋洒洒又到了春花三月,太和帝再提禅位之事。

这一次朝中大臣们还是反对,但反对得似乎没有之前那么坚决了。如是往来三回,太和帝终于定下禅位之事,并将要传位给太子的消息晓谕天下。

之后一个月里,都是朝中以及各地大臣上书对陛下表达依依不舍之情,与此同时礼部等各处都已开始着手起新帝即位之事,以及太上皇禅位后如何安置之事。

这两件事都是大事,尤其大梁以孝治天下,群臣暗中有不少人猜测陛下禅位后,是还居住在蓬莱殿,还是另迁他处?

从表面看只是一个住处,不用计较太多,实际上意思可多了。

历朝历代以来,禅位的皇帝都是极少极少的,大多数都是把着权柄,至死才放手。禅位了,是只把位置让出来,还是连皇帝权柄都让出来?

这些从细枝末节就能体现出来,例如迁不迁宫。

太和帝很快就给出他的决定,禅位后他要移居西苑,后宫嫔妃也跟他一起移居西苑,就不和新帝挤了。

这是太和帝原话。

本来太后不用移居的,但太后想了想,说后宫嫔妃都去了西苑,她一个人住在慈宁宫也寂寞,索性跟着太和帝一同移居去西苑住几日。

说是住几日,其实都明白是怎么回事,这是在全新帝的颜面,也避免新帝被人议论‘怎么,你一即位,亲爹和祖母都搬走了,是不是你不孝’之类的毁誉之言。

先是登基大典,再是封后大典。

虽封后诏书早就下了,但封后大典要在登基大典后才能举行,光登基大典就筹备了一个多月。这期间新帝先搬到了紫宸殿居住,无双还住在原太子府中。

这本是她和魏王商量好的,到底二人对如今的宫里还有些不放心,没经过整顿,谁也不知暗中还有多少钉子,魏王并不想让无双和孩子冒险。

可皇家的繁文缛节实在太琐碎,一个登基大典就搞了一个多月,再是筹备封后大典,弄完了还要给太上皇太皇太后太妃们迁宫,那要等到几时?

总之,纪昜抗议得厉害,魏王也觉得忙完朝政与各种事琐碎之事后,回到寝殿冷冰冰空荡荡的。

开始是纪昜假传他的口谕,偷偷让人晚上把无双接到紫宸殿。

如是几次后,索性把人挪了进来,不光无双进来了,祚儿也来了,同时还带了一大堆的侍女和内侍。

其实只要无双住在紫宸殿,与新帝同吃同住,倒也不怕会出什么意外,于是无双就开始了蜗居在紫宸殿的日子。

……

认真来说,紫宸殿不算小。

但由于紫宸殿乃内朝议事之地,以前太上皇即使在此居住,也只是偶尔住住,真正的寝殿是蓬莱殿。

若此地光新帝一人住也就罢,偏偏无双也来了,还带着奶娃子,势必要从殿里专门挪出地方供他们使用。

那就只能挪后殿了,于是无双主要的活动范围就在后殿,而魏王处理朝政,和与大臣议事在前殿。

两边距离没多远,平时无双也会吩咐宫人们要放低声音,以免扰了陛下处理政务。可有个奶娃子不知道啊!

如今祚儿已经九个月了,精力旺盛不说,还十分有力气。他要人陪他玩,你不陪他玩,是不行的,他手里要有什么东西,你夺走了是不行的,娘睡觉不理他,也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