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贾政以前总觉得自己只是怀才不遇, 只是荣国府这样的人家没遇到什么需要自己大展身手的事,显示不出自己的才干。至于争夺掌家权那些,都是娘们干的事, 别脏了自己的手。
直到后来局势剧变, 自己别说建功立业, 连自保能力都没有,贾政才觉四顾茫然, 同时也以为这就是低谷了。
现在更是人在半途, 扶着父亲的灵枢, 又死了儿子时, 贾政终于体会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只能求助妹妹妹夫了。不然怎么办?为自己策划的妻子犯下滔天大罪;为自己遮风挡雨的母亲失了诰命, 就是个无权无势甚至不能随意出荣国府的老太太。而仿佛什么事都能解决的贾赦, 贾政恨不得杀了他,怎会低头向他求助?
于是贾政打发了人赶往扬州送信,谁知贾赦也在扬州。
现在巡按团扬州分组的人已经进驻了扬州府衙, 盐政衙门这几日比之之前略松快了些,但是眼下这情况谁也不敢大意。
贾敏伤感了一回, 送了一份奠仪, 派了几个管事前去帮衬, 先寻个地请高僧给贾珠做了超度,便扶灵到金陵。至于贾政是否打发人回京通知贾母,贾敏也管不了那许多了。
虽说是人命大过天, 但是跟朝堂局势比起来,贾珠之死不值一提。现在剑拔弩张的不止有江南, 还有京城。
却说在京城里头, 贾赦南下之后, 每回朝堂之争都是唇枪舌战,其中最要紧的便是围绕两江总督一职的争夺。
收回谢昊堂兵权的天使先带着圣旨南下,两江总督一职空出来是板上钉钉。这日朝会上便又有人提出了新任两江总督应尽早定下来。
虽然司徒硫收敛了一些,便是借了一回谢昊堂的刀想杀林如海和贾赦而不得,都办得十隐蔽,但司徒硫也不能坐视两江总督一职再被平安州系的武将得利。
和江怀寿商议了好几回,又和周骏誉互通了消息,最终司徒硫还是决定搏一搏。
朝堂上已经辩论了好几轮,不过自从贾赦南下之后,两江总督一职的热门候选人果然换了一人。
原本粤海总督史鼎、总兵石光珠、平安州先锋大将军霍炎是三个热门候选人。但霍炎的兄长南安郡王掌着西海沿子兵权,岩亲王案发之后致和帝是不会允许一家出现两人掌重兵的。就是地位超然而且夹杂着感情因素的宁荣二府,现在也只有贾敬一人掌京营兵权,贾赦还在孝中。
而且上回贾赦朝堂自陈守孝后,不但没再过问朝堂中事,甚至在贾代善停灵期满之前就南下准备荣国公安葬事宜了。虽然贾赦南下别有要事,但是在满朝文武眼里,这就是避嫌啊。
这种情况下,霍炎哪怕被放入两江总督候选人,也绝无希望出任乃是朝野皆之。
就在这个时候,工部尚书宋安提议了平安州总兵俞恒出任两江总督。
这俞恒说来是个传奇,当年北狄入侵的时候,俞恒才十七,本来只是个小兵。因操练格外认真,恰巧被贾代善发现,便提上来做了个侍卫。后来俞恒在驱逐北狄军时不但奋勇杀敌,还探得了关键情报,战功卓著。
彼时还未将北狄驱逐出境,俞恒已经升了校尉,待得北狄投降求和,俞恒已经是贾代善的三路先锋官之一了。
驱逐北狄之后朝中再无大的战事,除了正常告老,军中鲜少有职位空出来,就是有,也是先紧着勋贵子弟。俞恒的升迁路才缓了下来。还是上一回平安州节度使之争,代了节度使五年的谭奇胜扶正,俞恒又升了总兵。
论能力,俞恒这个人绝对不缺。若是生在常年有战打的年代,人家俞恒说不定都封侯封爵了;论年纪,五十来岁虽不年轻,也不算老。三省六部的最高官员有几个比人家俞恒年轻的?
最关键的是贾赦提前南下,退步抽身了。举荐俞恒的工部尚书宋安向来不群不党,和荣国府绝无私交。哪怕俞恒出身平安州,这件事无论哪个角度看,都不像是荣国府授意的。
宋安喜欢替寒门贵子说话满朝皆知。人家举荐俞恒,就是觉得俞恒有这个能力。
当时宋安提议俞恒出任两江总督的时候,也是满朝附议之声。
而班列中的司徒硫和周骏誉等人却气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不上不下。朝会上许多人盯着,不管心中是何感想,脸上是不能轻易流露的。
本来按司徒硫的设计,霍炎这回是铁定没戏,那么两江总督在史鼎和石光珠中二选一。等朝会上议论得差不多了,自然有人提出史家因在江南护官符上,并不适宜到江南任职,那么两江总督便成为石光珠的囊中之物了。
谁知半路杀出个俞恒。这个宋安真是一块滚刀肉,拉拢不了,打压不住,偏爱做些搅局的事。
致和帝依旧连语调都没什么起伏,问:“众卿都觉得俞恒出任两江总督合适么?若是现在发调令到平安州,俞恒回京述职后南下江南,中间颇多耽搁,到时候两江恐怕急需新总督主持公务,故而,若是没人反对,这几日便要出调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