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4/7页)

做了院正后,林姜一月要写的折子,比之前一年多加起来还多,都是亏了黛玉在家里替她代笔。

林姜把这归结于遗传的力量,

林如海的折子就总是被皇上夸赞。俱画眉公公说,有一回皇上还把林如海上的折子当成范本给数十位大臣传阅,让他们以后就照这种条理规范、内容详实的奏章来写。

不要给他整个‘折子三千字,两千字在请安和瞎扯’这样的事儿来,白耽误他这位天子的宝贵时间。

皇上还冷飕飕威胁道:若是这样爱写虚话连篇的折子,朕就将你们送去守皇陵,日日给先帝们写颂书。

黛玉在文风甚至字体上头,都无限接近于林如海。

父女两个某些时候的想法,也是如出一辙。

林姜走的时候,指了指林如海桌上的玻璃瓶:“叔父喝杨梅汁吗?要是不喝就让我喝了吧。”她喜欢酸的果汁。

今日见了艾大人的窒息惊魂,别说林如海本来就不喜欢酸的,就算喜欢也不敢喝了。

林姜收获了两瓶杨梅汁,告辞离去,准备回去草拟折子。

-

林姜的折子递的恰到好处。

这是皇上扬眉吐气过得第一个万寿节。

从前他虽是皇上的名分,但太上皇的阴影笼罩在他头顶,他的生辰过得总是走艰苦朴素流,生怕有一点僭越让太上皇生疑。

今年却是截然不同了。

要不是没出太上皇一周年,皇上真想给自己大办一场,好生感受下歌舞升平中,只有自己独立万人之巅,不必抬头看到庞大阴影的自由快乐。

不能大宴歌舞的遗憾,就化作了给臣子施恩的动力。

正所谓恩威并施,皇上自打正是执政以来,威已经攒了不少,趁着万寿节,正好可以施一拨恩典。

林姜的折子就是这时候上来的。

经林姜草拟,黛玉润色,林如海最终审核的折子,完美契合了皇上的心:林姜提出的给太医院上下增长俸禄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有点少——正好留给了皇上施恩的余地。

于是皇上大笔一挥:太医院之俸二十余年未动,其上下劳苦有功,如今按林院正所奏俸禄之数,于其上更加三成,犒太医院多年辛劳。

一君一臣可以说是配合良好。

果然万寿节前,太医院上下集体接到了涨薪水的大喜讯,喜悦沸腾之意,充盈了整个三进的院落,人人都比过年还要欢喜。

人吃五谷杂粮,都是俗人,涨薪水绝对是人生几大喜事之一。

哪怕对于不靠着俸禄吃饭的太医们来说,也是件光荣喜事:这可是皇上万寿节的恩典呢。从前国有大喜,朝野上下享受恩泽的时候,太医院作为辅佐部门,就很容易被忽略。

这回却是荣获恩典,可见皇上看重太医院上下,认可太医院工作,可是对太医院集体名望的提升都有好处。

太医们只觉得走出去,都会被人更敬重一点。

况且也没人会嫌钱多了烧手。

银子这种好东西,还是正当途径来的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而且……太医院基础俸禄涨了,外头王公大臣们要请他们这些太医过去,肯定也会跟着涨的,想想就令太医们开心。

更令太医院上下,尤其是‘下’惊喜的是,林院正还向皇上请命,扩大了太医院的劳动力,可招收扩充一倍的学徒。

其实副使、管勾和学徒们的工作是很枯燥辛苦乏味的。

许多时候都是体力活,按着日子把药草医具们搬来搬去,或是晾晒或是储存,都是重复劳动。要是他们知道现代有搬砖这个工作,怕是会生出同理心来。

林姜提出了扩招学徒,除了要给他们减负外,也是希望有更多的基层人才可以挑选。

让太医院这湾水活起来。

扩招与加薪,对任何部门来说,都是最要紧的两项改革政策,皇上一口气都给林姜满足了。

在朝上其余官员看来,也就知道这位林院正在皇上心里的分量,就如同当年秦院正一般。

当年秦院正要在太医院改革点什么,太上皇也都是直接批准支持的。只是当年秦院正更偏向于搞个人科研工作,并没有在太医院的人事变革上有什么大的动作。

作为一生奉献给太上皇的太医,他老人家一直处于,只要太医院能够保证正常运行,他就不必操心的状态。

--

太医院上下顶跃沸腾之际,外头的朝臣们,对此事却有更多的考量。

对这位林院正,他们确有刮目相看之感:新官上任三把华,她居然忍得住一直没烧。在年前许多人不看好的目光里,她都按部就班稳扎稳打,直到现在立足已稳才开始动作,这一动,就是大动作。

就这份耐性,也不愧是林氏一族出来的姑娘了。

瞧瞧吧,她爹是多会做生意,多会搞海运,再看看她叔父,从巡盐御史做到礼部尚书,从太上皇到皇上都重用有加,可见这是人家林家的家传本事。